通過移動互聯網和位置服務等基層創新,“互聯網+交通”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模式,緩解了打車難、出行難的問題,也有效降低了擁堵和污染;“互聯網+生活服務”讓市民可以足不出戶完成水、電、燃氣等多項公共事業的繳費服務;“互聯網+醫療”實現了隨時隨地、觸手可及的預約掛號、藥費支付等功能,有效緩解了掛號排隊時間長、就診等候時間長、結算排隊時間長的問題……
這一役,亮點頻現
“互聯網+”正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動能。《中國“互聯網+”指數(2016)》匯總的騰訊、京東、滴滴出行、攜程、58、藝龍等中國主要互聯網公司2015年全網數據顯示,從改善民生的城市服務,到驅動行業轉型升級的新模式,再到推動社會改革的創新創業,“互聯網+”處處體現著新經濟不同于傳統經濟的特點。
《中國“互聯網+”指數(2016)》指出,與傳統產業發展相一致,“互聯網+”指數呈“東高西低”的產業態勢,發展靠前的依然集中于沿海省份和一線城市。如獲得“互聯網+”建設總榜首位的北京,在“互聯網+基礎”“互聯網+產業”“互聯網+創業創新”的分榜單中均名列榜首,其中,創業創新板塊中,幾乎在除金融以外的其他所有領域領先全國,教育培訓領域尤為突出,相關上線APP數量超過其后10個城市的總和。其在零售、金融、交通物流、醫療、教育、文化娛樂、商業服務、生活服務八大細分行業中,“互聯網+”的落地成果也最為顯著。
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亮點頻現,一批“黑馬”城市脫穎而出,顯示出巨大潛力。在二、三線城市的強力拉動下,2015年“互聯網+”在全國351個城市均取得增長,且徐州、佛山、泉州、金華等二、三線城市的增速全面超越一線城市。
在騰訊互聯網+合作事業部總經理陳廣域看來,發達地區在經濟基礎和用戶認知度等方面具有先發優勢,但如果欠發達地區找到差異化發展之路,依賴自身的核心優勢通過“互聯網+”的縱深發展,仍可有效縮小數字鴻溝,實現華麗轉身。
下一步,連接升級
“互聯網+”來勢洶洶,但仍然只是個開始。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指出,“互聯網+”并不是簡單地看用戶有多少,應用的深度決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強調,不管“互聯網+零售”“互聯網+出行”還是“互聯網+餐飲”,互聯網必須為傳統產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做不到這一點的‘互聯網+’最后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他舉例指出,在電商之前,全球連鎖店取代大商場和集貿市場成為零售業的主流,最核心的就是其首次把費用率降到了20%甚至以內,并把庫存周轉控制在五六十天。而過去的兩三年中,以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又將這兩個數字降低到12%以下和40天以內。“只有大幅降低零售的成本,提高零售的效率,才能反哺品牌廠商,讓他們有更好的利潤和現金流投入到研發、創新中,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產品,整個產業鏈條才能進入良性循環之中。”
在“互聯網+”縱深發展的進程中,“連接”的重要性成為業界的普遍共識。并且,這一定是一個開放共贏的過程,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都不可能包打天下。
基于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騰訊將更多承擔資源整合的角色,繼續提供“連接器”的基礎功能,連接服務與用戶,并幫助政府開放其龐大而豐富的數據資源,服務于用戶,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