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當我們的指尖一次次劃過觸屏時,瀏陽深山的手藝人仍一頁頁地從紙槽中抄起薄薄的紙張。這些昔時曾作貢品的紙,今日鮮有人問津,此即古山貢紙。近日,“紙上春秋——古山貢紙非遺搶救特展”在長沙圖書館開幕。
做了一輩子古法造紙的手藝傳承人王魯聲在展覽現場教小朋友們抄紙工藝的技巧。看到大家學得津津有味,他也喜笑顏開。
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當我們的指尖一次次劃過觸屏時,瀏陽深山的手藝人仍一頁頁地從紙槽中抄起薄薄的紙張。這些昔時曾作貢品的紙,今日鮮有人問津,此即古山貢紙。近日,“紙上春秋——古山貢紙非遺搶救特展”在長沙圖書館開幕。在展覽現場,你可以看到一根竹子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蛻變成一張令書畫家青睞有加的紙。展覽將持續到9月10日,免費向市民開放。
親手體驗造紙樂趣
本次展覽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通過展板及文獻資料等實物的陳列,展示古山貢紙的發展歷史、傳承譜系、工藝流程等,同時播放古山貢紙紀錄片。第二部分是古山貢紙工藝展,有造紙作坊局部場景復原,造紙所用原材料、半成品、生產工具、老物件和成品展示等。參觀者還可以親手體驗造紙流程中的抄紙一環,手藝傳承人王魯聲、黃隆根負責現場講解和演示。第三部分展出著名書畫藝術家以古山貢紙為載體創作的書法和繪畫作品51幅,相關攝影作品30幅。第四部分展出編輯出版的《紙上春秋》畫冊。
現場觀眾可用古山貢紙體驗書寫感受,還可在展覽現場購買古山貢紙。
書畫家青睞有加
據了解,位于瀏陽河源頭處的張坊鎮古山造紙的生產歷史可以算到宋元之時。到清乾隆年間,瀏陽這種用南竹作為原料的文化用紙被朝廷官府納用,始有“貢紙”之稱。瀏陽古山貢紙曾一度遠銷東南亞。
今年6月,一個偶然的機會,著名書畫家楊福音得知瀏陽張坊鎮還有一家人在制作這種古老的貢紙。心血來潮的他趕到當地,驚訝地發現這種紙張有著極佳的書畫展現能力。得知古山貢紙在機器紙的沖擊下已瀕臨滅絕的現況,他感到十分惋惜。在長沙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瀏陽市委宣傳部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書畫家、非遺保護工作者與關注者、媒體記者80余人齊聚瀏陽發起了一場“拯救”古山貢紙的公益行動。昨日開展的“紙上春秋——古山貢紙非遺搶救特展”正是一場古法造紙工藝與藝術家跨界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