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福建造紙產業比較發達,總量上處于全國第六位,產業轉型也算早,但仍擺脫不了目前的行業困境。
新年伊始,福建省統計局公布了2015年全省消費品工業產銷及出口情況,其中,造紙和紙制品行業去年實現工業總產值982億元。
熟悉情況的人知道,這已是該行業連續第五年止步千億產值,難免令人一聲嘆息。
福建造紙產業比較發達,總量上處于全國第六位,產業轉型也算早,但仍擺脫不了目前的行業困境。
福建省紙業協會所在的辦公地點還是省府路1號工交大院內那棟歷史悠久的老樓。辦公室有些狹小簡陋,簡單寒暄后,一談及造紙行業,已經上了年紀的秘書長鄭寶琛臉上充滿激情,令人久久難忘。
千億門檻難越
“如果沒有金融危機,5年前我們就是千億產業了。到了900多億后不動了,去年做到982億,5年時間就這小小的幾十億上不去。”鄭寶琛說。
福建造紙產業曾經十多年保持年均百分二十幾的增長,和其他傳統制造業類似,產能急劇膨脹,目前絕大多數產品進入了成熟期,新聞紙甚至進入了衰退期,相關企業的日子很不好過。
*ST閩能,前稱福建南紙和青山紙業是當地造紙行業兩家上市公司,都有過輝煌的日子。
不過由于連年巨額虧損,福建南紙已于去年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徹底剝離了造紙主業。
2015年,剝離出上市公司的福建南紙總共就開工兩臺機組,輪番生產新聞紙和復印紙,產量大概下降了50%左右,主要目的還是維持設備正常運轉和人員生計問題。
福建南紙和青山紙業的困境有其歷史原因。
籌建福建南紙是因為國家當時被封鎖,《人民日報》的新聞紙一度只有七天庫存量,如果不進口新聞紙就會被迫停刊,“所以國家當時豁出去也要辦新聞紙廠”。
鄭寶琛回憶,南紙最早規劃是建在福州市區的祭酒嶺一帶,但1954年國民黨轟炸福州市,毛主席親自批示說這么大的企業不能建在敵人鼻子底下,得趕緊搬,后來就搬遷到福建中部山區的南平市。南紙設備非常先進,但物流成本太高,每公里多一兩百塊錢,沒辦法適應市場。
“青紙當初生產水泥包裝紙,帝國主義不讓我們運水泥,我們就自己造紙來包裝。現在有問題了,交通極端不方便。現代造紙廠多數建在大海大江大河邊上,沒有誰在山溝溝里造紙的。”鄭寶琛說。
由于地處內陸,運輸成本較高,從2012年起,青山紙業的3號機組一直就處于停機待產狀態。
2015年有了轉機。青山紙業公告收購超聲波制漿技術的相關專利,用于規劃建設25萬噸超聲波清潔制漿生產基地,同時將該項技術先期應用到公司年產50萬噸食品包裝原紙技改工程項目中,以節省項目投資及降低生產成本。
在鄭寶琛看來,超聲波制漿這項技術非常好,污染少,能耗不算高,是一種全新概念的技術,還是中國人自己擁有的知識產權。
“蘆葦一斤才多少錢,如果技術成熟,100噸的蘆葦可以出80多噸的漿,只有10多噸溶解物,這比平常的400噸的漿600噸溶解物強多了!”鄭寶琛說,“但是新技術也有些問題,失敗的概率還很高。目前來看,在河南做的前期試驗是成功的,不過下一步還是要在福建做進一步的試驗。”
造紙行業龍頭舉步維艱,中小企業的處境更不妙。“從市場角度看,還是產能上得太快,相互惡性競爭很厲害,想賺錢很難。”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福建省造紙企業136家,同比減少7家;制漿3家,同比減少1家;紙制品295家,同比減少了27家。
2015年造紙企業又少了6家,實際情況可能還要多些。
微利時代強者生存
經過十多年來的連續快速發展,產能急劇膨脹,福建造紙業絕大多數產品進入了成熟期,新聞紙甚至已經進入衰退期,造紙沒有錢賺成為今后很長一段時期的常態。
相比下,紙制品企業的情況要好一些。
鄭寶琛說,80年代后期福建開始發展衛生紙等紙制品,一直到2014年還沒有產能過剩。
但從2015年開始,一直表現較好的生活用紙也遭遇很大銷售阻力,尤其是原紙產銷,只有少數企業由于品牌效應長期較好,尚能取得產銷暢通和利潤尚可的效果,其他企業大多處于艱難度日狀態。
鄭寶琛說自己去年1/3時間呆在基層,在跑工廠。“福建現在最好的造紙企業有兩家,一家是恒安,銷售值250多億,銷售值最高,利潤也最高;產量最大是聯盛。聯盛紙業的漳州龍海基地生產包裝板紙,去年產能260萬噸,如果加上聯盛長泰基地的80萬噸,兩個基地年產能總和將達到340萬噸,是5年前福建全省的產量,小廠就沒法活了。”
“恒安為什么行,我們內部也在研究。”鄭寶琛說,補短板的水桶理論在西方已經過時了,現在還有個長板理論。以恒安為例,它最長的板是信譽,多年沒有發生過質量事故,產品一直靠得住,所以同樣的紙比別人賣得貴。“產能不夠可以委托生產,只要檢驗符合標準可以貼牌去賣;銷售不行可以委托銷售公司替我賣,有錢大家賺。”
聯盛又為什么強?“電是自己發的,成本非常低,一個大鍋爐冒出蒸氣來首先發電,保證自己用,剩下的氣造紙廠用。造紙廠用的是尾氣,等于白撿,所以能源成本省了非常多。另外它是綜合廠,大量的造紙固廢、液廢全部可以綜合利用,沒有什么吐出來的東西,成本非常低。”鄭寶琛說。
由于紙的價格已低位運行多年,在成本上升、政策引導等因素作用下,大型企業將在未來占有優勢,中小企業會越來越困難,相當一部分將被淘汰。
去產能是場“持久戰”
根據業內人士觀點,所謂產品價格低位徘徊,產業利潤率太低、融資難等都是紙業市場蕭條和產能過剩造成的。反過來如果產品供不應求,產品價格、利潤和融資都不會成問題。
消除過剩產能又注定是場“持久戰”。據鄭寶琛介紹,福建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還是下了一番功夫,例如出臺比國標更嚴格的行業排污標準。特別是2015年1月1日新環保法開始執行,執法力度大幅度提高,有些紙企跟不上形勢,受到了嚴厲處罰。
“可以說國家明令紅線內的99%完成了任務。個別漏網之魚存在,有地方保護的原因,也有一些很特殊的情況。”鄭寶琛說,“去年碰到一個刺頭,能耗非常高,按照節能規定要處罰的,但你罰不到。一個是他不用國家電網,用的是農村小水電的電;一個是廢水污染檢測了很多次,也沒發現超標,拿他沒辦法。”
這樣一個只有一條廢紙制漿生產線,年產能1萬噸左右的小企業能有錢賺,鄭寶琛認為值得深入探討。
造紙企業關停退出方面,廣東的經驗值得借鑒。去年7月份,東莞市對外通報,截至2015年7月15日,東莞市財政共撥付相關獎勵資金9.92億元用于獎勵水鄉經濟區相關造紙企業的退出,共涉及8個鎮街、49家企業。這些獎勵資金將優先用于造紙企業發放員工遣散費用、稅費補繳等工作。
相比廣東的標準,福建的補償金額還比較有限。鄭寶琛說福建省內很多紙企都希望能參照東莞的做法,加大淘汰產能力度,使一些競爭力較弱企業,拿到足額補貼,發展其他項目,以利縮小過剩產品數量,為大型優勢企業騰出足夠空間。
新年伊始,福建省統計局公布了2015年全省消費品工業產銷及出口情況,其中,造紙和紙制品行業去年實現工業總產值982億元。
熟悉情況的人知道,這已是該行業連續第五年止步千億產值,難免令人一聲嘆息。
福建造紙產業比較發達,總量上處于全國第六位,產業轉型也算早,但仍擺脫不了目前的行業困境。
福建省紙業協會所在的辦公地點還是省府路1號工交大院內那棟歷史悠久的老樓。辦公室有些狹小簡陋,簡單寒暄后,一談及造紙行業,已經上了年紀的秘書長鄭寶琛臉上充滿激情,令人久久難忘。
千億門檻難越
“如果沒有金融危機,5年前我們就是千億產業了。到了900多億后不動了,去年做到982億,5年時間就這小小的幾十億上不去。”鄭寶琛說。
福建造紙產業曾經十多年保持年均百分二十幾的增長,和其他傳統制造業類似,產能急劇膨脹,目前絕大多數產品進入了成熟期,新聞紙甚至進入了衰退期,相關企業的日子很不好過。
*ST閩能,前稱福建南紙和青山紙業是當地造紙行業兩家上市公司,都有過輝煌的日子。
不過由于連年巨額虧損,福建南紙已于去年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徹底剝離了造紙主業。
2015年,剝離出上市公司的福建南紙總共就開工兩臺機組,輪番生產新聞紙和復印紙,產量大概下降了50%左右,主要目的還是維持設備正常運轉和人員生計問題。
福建南紙和青山紙業的困境有其歷史原因。
籌建福建南紙是因為國家當時被封鎖,《人民日報》的新聞紙一度只有七天庫存量,如果不進口新聞紙就會被迫停刊,“所以國家當時豁出去也要辦新聞紙廠”。
鄭寶琛回憶,南紙最早規劃是建在福州市區的祭酒嶺一帶,但1954年國民黨轟炸福州市,毛主席親自批示說這么大的企業不能建在敵人鼻子底下,得趕緊搬,后來就搬遷到福建中部山區的南平市。南紙設備非常先進,但物流成本太高,每公里多一兩百塊錢,沒辦法適應市場。
“青紙當初生產水泥包裝紙,帝國主義不讓我們運水泥,我們就自己造紙來包裝。現在有問題了,交通極端不方便。現代造紙廠多數建在大海大江大河邊上,沒有誰在山溝溝里造紙的。”鄭寶琛說。
由于地處內陸,運輸成本較高,從2012年起,青山紙業的3號機組一直就處于停機待產狀態。
2015年有了轉機。青山紙業公告收購超聲波制漿技術的相關專利,用于規劃建設25萬噸超聲波清潔制漿生產基地,同時將該項技術先期應用到公司年產50萬噸食品包裝原紙技改工程項目中,以節省項目投資及降低生產成本。
在鄭寶琛看來,超聲波制漿這項技術非常好,污染少,能耗不算高,是一種全新概念的技術,還是中國人自己擁有的知識產權。
“蘆葦一斤才多少錢,如果技術成熟,100噸的蘆葦可以出80多噸的漿,只有10多噸溶解物,這比平常的400噸的漿600噸溶解物強多了!”鄭寶琛說,“但是新技術也有些問題,失敗的概率還很高。目前來看,在河南做的前期試驗是成功的,不過下一步還是要在福建做進一步的試驗。”
造紙行業龍頭舉步維艱,中小企業的處境更不妙。“從市場角度看,還是產能上得太快,相互惡性競爭很厲害,想賺錢很難。”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福建省造紙企業136家,同比減少7家;制漿3家,同比減少1家;紙制品295家,同比減少了27家。
2015年造紙企業又少了6家,實際情況可能還要多些。
微利時代強者生存
經過十多年來的連續快速發展,產能急劇膨脹,福建造紙業絕大多數產品進入了成熟期,新聞紙甚至已經進入衰退期,造紙沒有錢賺成為今后很長一段時期的常態。
相比下,紙制品企業的情況要好一些。
鄭寶琛說,80年代后期福建開始發展衛生紙等紙制品,一直到2014年還沒有產能過剩。
但從2015年開始,一直表現較好的生活用紙也遭遇很大銷售阻力,尤其是原紙產銷,只有少數企業由于品牌效應長期較好,尚能取得產銷暢通和利潤尚可的效果,其他企業大多處于艱難度日狀態。
鄭寶琛說自己去年1/3時間呆在基層,在跑工廠。“福建現在最好的造紙企業有兩家,一家是恒安,銷售值250多億,銷售值最高,利潤也最高;產量最大是聯盛。聯盛紙業的漳州龍海基地生產包裝板紙,去年產能260萬噸,如果加上聯盛長泰基地的80萬噸,兩個基地年產能總和將達到340萬噸,是5年前福建全省的產量,小廠就沒法活了。”
“恒安為什么行,我們內部也在研究。”鄭寶琛說,補短板的水桶理論在西方已經過時了,現在還有個長板理論。以恒安為例,它最長的板是信譽,多年沒有發生過質量事故,產品一直靠得住,所以同樣的紙比別人賣得貴。“產能不夠可以委托生產,只要檢驗符合標準可以貼牌去賣;銷售不行可以委托銷售公司替我賣,有錢大家賺。”
聯盛又為什么強?“電是自己發的,成本非常低,一個大鍋爐冒出蒸氣來首先發電,保證自己用,剩下的氣造紙廠用。造紙廠用的是尾氣,等于白撿,所以能源成本省了非常多。另外它是綜合廠,大量的造紙固廢、液廢全部可以綜合利用,沒有什么吐出來的東西,成本非常低。”鄭寶琛說。
由于紙的價格已低位運行多年,在成本上升、政策引導等因素作用下,大型企業將在未來占有優勢,中小企業會越來越困難,相當一部分將被淘汰。
去產能是場“持久戰”
根據業內人士觀點,所謂產品價格低位徘徊,產業利潤率太低、融資難等都是紙業市場蕭條和產能過剩造成的。反過來如果產品供不應求,產品價格、利潤和融資都不會成問題。
消除過剩產能又注定是場“持久戰”。據鄭寶琛介紹,福建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還是下了一番功夫,例如出臺比國標更嚴格的行業排污標準。特別是2015年1月1日新環保法開始執行,執法力度大幅度提高,有些紙企跟不上形勢,受到了嚴厲處罰。
“可以說國家明令紅線內的99%完成了任務。個別漏網之魚存在,有地方保護的原因,也有一些很特殊的情況。”鄭寶琛說,“去年碰到一個刺頭,能耗非常高,按照節能規定要處罰的,但你罰不到。一個是他不用國家電網,用的是農村小水電的電;一個是廢水污染檢測了很多次,也沒發現超標,拿他沒辦法。”
這樣一個只有一條廢紙制漿生產線,年產能1萬噸左右的小企業能有錢賺,鄭寶琛認為值得深入探討。
造紙企業關停退出方面,廣東的經驗值得借鑒。去年7月份,東莞市對外通報,截至2015年7月15日,東莞市財政共撥付相關獎勵資金9.92億元用于獎勵水鄉經濟區相關造紙企業的退出,共涉及8個鎮街、49家企業。這些獎勵資金將優先用于造紙企業發放員工遣散費用、稅費補繳等工作。
相比廣東的標準,福建的補償金額還比較有限。鄭寶琛說福建省內很多紙企都希望能參照東莞的做法,加大淘汰產能力度,使一些競爭力較弱企業,拿到足額補貼,發展其他項目,以利縮小過剩產品數量,為大型優勢企業騰出足夠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