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美國,紐約——塵埃落定——特寫版撤銷,幾十名記者遭到解雇,早班值班編輯剛剛分派完當天的第一批選題任務,幾分鐘之后就被掃地出門——《每日新聞》報(TheDailyNews),或者說它的殘骸整個處于一種休克的狀態。
幾個星期以來,員工們一直都知道,裁員可能正在迫近。但9月16日,事情真的發生時卻帶著一種前蘇聯時期大清洗式的迅速。編輯部的資深人員們被召集進了一間辦公室,被告知公司正在進行一場受數字化推動的重組。
不在辦公樓里的人們通過電話知道了自己的命運——其中有些人當時還在度假。一位記者完全蒙在鼓里,那天她去公司上班,結果卻發現座位上坐著一個實習生。
“不是正常的這里裁一點人,那里裁一點人。”一位遭到解雇的員工說,他跟許多人一樣要求匿名,因為他的遣散費還沒有發下來。“它是整個產品的重新定位。”
從《紐約先驅報》(TheNewYorkHerald)到《紐約論壇報》(TheNewYorkTribune)(《紐約先驅論壇報》(TheNewYorkHeraldTribune)就更不用說了),紐約的報紙從誕生的時候起就在走向死亡。但在一些親眼目睹、親身經歷過這些報紙死亡案例的新聞人看來,九月份發生在《每日新聞》報身上的切腹式行為似乎有些新鮮。
至少可以說,最近席卷美國全國報業的人員損耗潮終于抵達這個國家的傳媒中心,開始發威了。但它同時也暗示著更深層次的東西——它既和紐約這個城市有關,又和這個行業有關。《每日新聞》報以對抗紐約市政府的不端行為聞名,它的擁有者莫蒂默·B·扎克曼(MortimerB.Zuckerman)一直在解雇一流的記者,同時強化自己的全球性在線平臺。公司首席執行官威廉·D·霍利伯(WilliamD.Holiber)同樣也在新澤西創辦了一項附屬業務,其中一部分使命就是聚合全網內容,重新包裝,供《每日新聞》報自己的網站使用。
盡管這兩個人都承諾,《每日新聞》報不會放棄以紐約市為中心的特性,但它向著數字化版本的轉型卻成了最終的結果。這個版本無論是在紐約的布魯克林,還是在巴林島,讀起來內容都是一樣的。畢竟,《每日新聞》報是終極的地方報紙,是超人克拉克·肯特(ClarkKent)的《星球日報》(DailyPlanet)在現實世界的一個樣本。如果說聚焦于互聯網不是小報本身的終結,那么,它或許是紐約市小報時代的終結。
“《每日新聞》報一直是紐約市紐約人民的一份報紙。”之前曾經在這份報紙撰寫專欄、如今順其自然去了在線出版物《每日野獸》(TheDailyBeast)工作的邁克爾·戴利(MichaelDaly)說,“它曾經是這座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其他報紙都不能跟它比——至少一直到目前為止都還是這樣。”
《每日新聞》報自從1919年創刊以來,一直占據著一個無可比擬的利基市場,面向這座城市的工人階級,為他們代言,像精神分裂一樣,一邊提供撩撥人心的犯罪報道,一邊提供重磅的公共事務報道。它和從左派轉向右派的《紐約郵報》(TheNewYorkPost)不一樣,政治立場是靈活的中間派。《每日新聞》報不是通過展現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間的分歧來呈現這座城市,而是突出這座城市的惡魔和英雄們之間更富有神話色彩的對立。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