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是光榮的,但不同時代勞動的主題已經截然不同
在不久前的PrintChina2015展會上,一同參展的朋友是某家印刷廠的印后主管,而他十年前的職業起點是裁刀師傅,當時年輕力壯的他能夠負責一臺裁刀,無論是上紙、切紙、下臺版均干凈利落,多年的職業素養讓他能夠根據紙張和成品要求,很快給出最好的裁切方案。而當他在展會上看到一臺臺裁切系統:從自動抖紙、自動上紙,甚至可以遠程操控自由移動,按照參數自行裁切,最后將裁好的產品自動堆放整齊,只是一兩個簡單的按鈕,再也不需要人去親自完成。這讓他大受震撼,他說如果這些設備在他那個年代出現,他可能就失業了。
用機器換人,讓工廠無人,可能就在眼前
十年并不久遠,印刷行業在這個時代最大的轉變和挑戰不是互聯網,而是人與機器的對抗。最近有三個新聞佐證了此事,一個是深圳市一年內印刷企業消失了100多家,大部分關停原因是成本上升、利潤壓縮,一個是東莞市政府設6億元專項資金推動東莞工業“機器換人”,包括印刷在內500多個項目均采用智能設備換掉人工,提升效率和質量,降低成本。另一則新聞是日本老齡化嚴重,政府為老年工人配備“機械手”,能夠減輕搬運時一半的重量……用機器換人,無論是從技術本身發展的方向,還是社會發展中人的需求,都是一個無法逆轉的過程。
如果您現在還是一個依靠體力勞動獲得收入的人,那么您需要警醒了,未來和您競爭的是只需要充電的機械手而已
這也是為什么印刷的未來也許并不是數字印刷,數字也許只是印刷某一個技術維度的表述,真正印刷的未來是“無人印刷”。
當北京將印刷廠驅趕到五環以外時,在日本東京,印刷廠卻遍布在各個商業大樓的某一樓層,服務附近商圈的所有印刷需求,在商業大樓的印刷廠鮮有印刷工人出現,紙張油墨耗材的調配借助ERP系統實現物流配送,印刷活件的分發和上機也完全依賴程序控制和設備自動運行。人唯一需要去做的就是和客戶的溝通,以及新工藝的自動化改造。讓機器去干機器的事情,讓人去干人干的事情,這才是所有工業產業的未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北京驅逐印刷實際上是倒逼印刷發展的無奈之舉。
一鍵印刷,未來的印刷交給機器就夠了
實際上印刷將裂變為兩種產業,一種是由機器主導的大規模、標準化、低成本的印刷生產,一種是由人主導的有溫度的、個性化的、更具創意和美感的印刷服務。未來印刷中的人在哪里?你又會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