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多方走訪,通過對山西省手工造紙情況的調查了解,梳理了山西省造紙歷史的發展脈絡、當前現狀與面臨困境,并試圖呼吁社會各界加強對山西現存手工造紙的認識,以能夠從物質和非物質層面促進對手工造紙的研究和保護,讓手工造紙重放異彩、盛世永傳。
山西造紙的千年足跡
山西運城的蔡倫墓、石碑足以證明山西自漢代以來就是北方手工造紙中心之一
在運城市東北25公里的王范村丁字路口,有一個清朝嘉慶元年(1796年)建造的高達7米的“前民利用”碑樓,石碑上刻著“漢龍亭侯造紙蔡倫墓”9個大字。南邊是一條大溝豁,溝內有幾個窯洞,洞旁樹有“蔡倫溝”石碑一通。沿著溝邊的機耕路南上,經過一公里多遠的層層梯田,就在這半坡地帶上有蔡倫墓一座,墓冢高3米,東西長16米,南北寬11米。墓前有嘉慶元年建造的碑樓一個,2.4米高,碑上刻著“漢尚方令蔡侯諱倫字敬仲墓”12個大字。
據《解州全志》和《安邑縣志》載:漢尚方令蔡倫,耒陽人,為黃門,有才學,以古書契用竹簡或用練帛,倫用樹膚、麻頭、敝布、魚網為紙,為后漢造紙鼻祖。寓居本縣,卒葬于此。
蔡倫墓、石碑的存在,有力地證明了山西自漢代以來就是北方手工造紙中心之一。
據歷史資料考證,自漢代以來,山西就有了稷山竹紙、平陽麻箋、高平皮紙等,造紙原料種類豐富,生產技術精湛。山西手工紙在中國造紙史上享有盛譽。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手工紙為邊區和解放區革命思想的傳播、宣傳和教育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解放后,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機器造紙對手工傳統造紙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手工造紙這門凝聚著中華民族文明與智慧的傳統工藝,正面臨著生存困難甚至失傳的威脅。
紙壽千年·手工麻紙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使用麻類植物的國家。麻也是中國最古老和最主要的造紙原料,從漢代一直沿用到宋元時期。
山西的氣候適合麻類植物的種植,從南到北均有麻的主要產區,山西籍詩人元好問所作《雁門關外》詩中稱道“四海于今止一家,生民何處不桑麻”。
歷史上山西省內的手工麻紙生產在全省均有分布,現在保留下來的主要在定襄蔣村、沁源中峪鄉、臨縣劉王溝村、襄汾鄧莊鎮等地。同時,山西手工麻紙還繼承著傳統的使用麻繩、麻布為原料的造紙方法,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了手工麻紙的制造工藝。
位于沁源縣中峪鄉的鄭氏麻紙坊始建于清朝中期,至今傳承到第四代傳承人鄭變和手中已經歷經了190余年的歷史。鄭家四代均以制造手工麻紙為生,無論在工藝還是工具上都保存得非常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