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兩篇與神秘“權威人士”相關的文章火了。5月25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發布文章《正視困難保持定力前景光明——本報獨家專訪權威人士,解析當前當前經濟大勢》,在第二版則以《5問中國經濟權威人士談當前經濟形勢》為題,刊發了5000多字的“權威人士”專訪,五問權威人士,對宏觀經濟做出總體判斷,并對未來政策做出指引。
《人民日報》作為中共喉舌,其頭版報道主要傳遞中共中央的政治意圖。因此,發表談話的這位“權威人士”,顯然不是某個部位的官員,更不是某個經濟學家。要么,他是一個“很高”的高層人士;要么,這個“人士”根本就不存在,而是一個“集體”。但不論是哪種,都說明一個問題:這個“權威人士”級別很高、很重要。
具體而言,神秘人士的五問五答中,究竟傳遞了哪些重要信號?在此,我們截取中華工商時報副總編輯劉彬的4點分析,與您共同學習:
1、經濟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落,中央有定力盡管一季度經濟增速下降,但權威人士認為,這種狀況符合預期,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經濟增長質量得到改善。與此同時,權威人士強調,經濟并未出現斷崖式急速下滑,基本面是好的;一旦需要,中央政府可以啟動刺激政策,將居民儲蓄轉化為投資和消費。面對這樣的定調,我們有理由相信,印刷行業的發展會持續、穩健。
2、調結構要主動,誰不主動誰吃虧。在權威人士看來,經濟增長出現分化的原因主要在于結構調整是否存在主動性,而結構調整更是新常態更本質的特征,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來、熬不起。誰能主動調整,中央就會支持誰。近年來,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加強轉型升級已經是印刷行業強調多年的話題。如今,看到權威人士的論述,您的這些想法是不是更堅定了?
3、投資仍是主力軍,消費要有新政策。權威人士強調,穩增長要“三結合”,一是近期和長期相結合,二是發展和改革相結合,三是國內和國際相結合。的確,經濟調整是一個再平衡的過程,因而宏觀決策既要考慮短期反周期,更要顧及長期調結構。對于印刷行業而言,穩增長不能影響改革,改革應該為增長創造制度條件。
4、政策不會變,鼓勵發財致富。“黨和政府推進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是明確的,對企業家的支持是一貫的。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中央堅持國有企業改革方向沒有變,保護民營企業產權方針沒有變,堅持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政策也沒有變”。這是對民營企業家喊話,也是對外資喊話,告訴他們,反腐不是反對私有產權,反壟斷不是打擊外資。乘政策之東風,印刷企業,我們一定要加把勁哈!
事實上,文章一經刊發,坊間對于這位神秘“權威人士”身份的猜測就不曾停止。從兩篇文章中隨便找幾句,透過文風,我們或許可以發現一些端倪:“經濟增長說到底是為了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有活干,有錢掙”,人民群眾能夠對當前增長態勢充分理解,這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大的底氣。“這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勁頭,有的可能需要兩三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在一定時期內不要說全面收獲,可能早期收獲都見不到。但是,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技術”。創新是點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現在勢頭很好,我們要濃墨重彩做好這篇大文章,激發全社會擁抱“創時代”。
是的,就是這種“短、實、新”的文風,這種十八大以來中央對領導干部文風的高要求。看到這種文風,大家對于權威人士的身份,應該更有譜了吧?那么,既然如此重量級的“權威人士”都這么說了,接下來的道路要怎么走,大家心里是不是有些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