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過去的100天,情況似乎悄然發生了變化,原紙價格步入上漲通道,進出口罕見地雙雙下降,不少包裝企業的訂單也遭遇倒春寒。種種跡象表明,新的一年,包裝行業或將面臨更大的困難。是逆勢而上,還是順勢而為,又成了橫亙在眾多老板們面前的難題。
在此,小輯為您列舉一些包裝印刷企業“高位逸出”的事件,希望給處于重大轉折中的行業企業一些參考。
瑞典愛生雅出售中國包裝業務,成功賺取最后一個銅版
2010年4月26日愛生雅將旗下亞洲包裝業務所涵蓋的13個瓦楞紙箱廠、2個特種包裝廠及4500名員工以2億美元現金打包出售給國際紙業。時隔四年之后再看這筆交易,才發覺愛生雅在中國包裝市場鼎盛時期出售包裝業務確屬明智之舉。2010年后,產能過剩及無序競爭導致行業利潤大幅滑坡。
受制于僵化的營銷策略、美國國內的反腐壓力、薄如蟬翼的利潤及空前激烈的行業競爭,IP國際接手中國包裝業務后,在營收方面無所建樹。不但沒有形成龍頭企業的攏集效應和規模優勢,反而被國內合興、勝達、美盈森、裕同等小字號的民營企業趕超。
外資企業乾坤大挪移狂賺19億
某大型外資印刷包裝企業,由于行業競爭激烈、管理不善及市場萎縮,近幾年來光景一年不如一年,但是自有土地的工業園土地升值數十倍,老板靈機一動,賣掉廠房,疑似獲利25億,并在100公里外的地方斥6億建新廠。一拆一建,老板獲利19億。
新廠因為符合當地政府的大項目條件獲得了土地上的大幅優惠,土地價值坐地翻番,該老板甚至不需要從25億里撥出資金建新廠,拿土地抵押貸款就可以應付建廠所需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