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河北誠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工會主席褚現英近日提出建議,抓緊出臺京津冀協同防治大氣污染條例,統一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排污收費標準,實行減排責任分擔機制,按照行業、技術水平、地域特點等重新分配排放總量及減排目標。
褚現英介紹,2015年8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后的大氣污染防治法。隨后,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于2015年12月30日發布《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提出未來幾年京津冀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一系列目標任務,其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PM2.5濃度比2013年下降40%左右,京津冀地區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
褚現英說,目前,城市化進程較快,京津冀三地環境要素需求與環境容量不足矛盾突出,大氣環境質量短期內難以改善,加速推進京津冀協同防治大氣污染勢在必行,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京津冀三地各自制定《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對區域權限和責任沒有明確表述,污染物排放、排污費收費等標準不統一;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國家戰略手段,統籌協調和監督約束力不足致使各地執法水平不均衡,雖然2015年11月京津冀三地環保部門協商建立了環境執法聯動機制,但對跨區域突發事件依然不能實現區域間的協調對接,執法權無法保障;三地面臨著污染底數不清、形成機理不明、源頭治理技術不足等問題,而科研重視前瞻性,忽略社會生產承載力。存在科研及成果推廣與實際需求有偏差,研究重復多、減排科技成果轉化難等問題。
為此,褚現英建議完善立法,建立常設領導機構。整合區域內法制資源,抓緊出臺京津冀協同防治大氣污染條例,成立三地聯合防治管理委員會,對跨區域突發大氣污染事件,實現區域協調對接,統一監察執法,加強信息互通共享,逐步將委員會通過法定程序過渡為常設領導機構。
“要統一企業準入標準。”褚現英建議對京津冀地區內已有企業,提供技術及資金支持,幫助企業實現清潔生產。充分考慮地區和企業發展階段差異,建立獎勵減排技術體系,為企業使用減排技術提供資金支撐,鼓勵先進適用技術研發推廣工作。
褚現英還建議建立跨學科、跨行業、跨部門的三地科研合作機制,共享科研數據。結合英國、美國、日本、德國、菲律賓等國治霾經驗,重點開展污染源排放清單、污染機理、多污染協同控制以及治理效果評估等研究,聯合開展實用減排技術研究。配套建立環保技術信息發布與咨詢服務體系,促進環保技術與設備的推廣應用及環保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