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工業是與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重要產業。近年來,隨著《中國制造2025》、“水十條”等國家戰略、政策法規的出臺,造紙工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資源、環境、能源約束全面加強的多重壓力,突出表現是行業效益整體下滑。
“十三五”期間,是中國造紙工業實現產業升級,由大變強、由快變好的重要時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時期。造紙工業必須要有新的作為,才能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迎接紙業新的春天。
近年來,中國造紙工業在深度調整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已初見成效。“十二五”期間,紙與紙板年均增長2.9%,消費量年均增長2.7%,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7.28%,利潤年均增長2.67%。與此同時,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產量排名中,前30位企業產量已超過全國造紙總產量的一半;2015年木漿、廢紙漿、非木漿比例為28:65:7。更為可喜的是,“十二五”造紙工業實現了增產不增污、甚至減污,COD排放強度已低于發達國家水平。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對于中國造紙工業來說,是實現產業升級,由大變強、由快變好的重要時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時期,發展難度明顯加大。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錢桂敬說,中國紙業“十三五”主要目標是在新常態下,確保平穩發展,邁向產業中高端,加快產業升級。“十三五”主要任務是著力在兩個方面下功夫:一是以高端化為核心,加快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以提高效率為核心,加快培育新的競爭優勢。
培育增長點,關鍵是開發新產品
當前在全球范圍內對紙及紙板需求不足,在IT產業的沖擊下,新聞紙及書寫紙等生產持續下滑,2014年全球新聞紙產量下降6.4%,我國2014年及2015年分別下降9.73%和9.23%;印刷書寫紙,2014年全球產量下降1.6%,我國2014年和2015年增長僅分別為0.29%和1.75%。目前只有特種紙和包裝紙及紙板、生活用紙三大類保持低速增長。
據造紙工業“十三五”規劃建議,“十三五”期間紙及紙板增速預測為1%-1.5%。
錢桂敬說,在“十三五”總量增長受限的大背景下,存量調整是“十三五”重點,要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在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實現新的再平衡。培養新的增長點,就是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關鍵是開發新產品。未來紙業開發新產品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新突破。
注重高性能紙基功能材料開發。研究納米等技術,賦予紙張新的特性。開發新的印刷性能和技術,加快在電子標簽、能源儲備、生物醫學檢驗等方面的應用,力爭在特種紙與紙板、電子信息、裝飾、工業用紙和生物質包裝材料等特種功能紙開發上取得新的突破。
注重生活類用紙市場細分化的深度開發。
注重高阻隔、安全、衛生的食品包裝紙與紙板和包裝容器的開發。
注重在低定量基礎上的包裝物結構減重的研究與開發,進一步提高包裝物性能和重量之比。
此外,培養新的增長點,還應注意產業鏈的延伸,努力實現紙和紙板從原料屬性向終端產品的轉變,注重單純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的轉變,以贏得更大發展空間。
培育新優勢,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當前造紙工業正面臨結構性緊縮趨勢和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環境、能源約束全面加強的多重壓力,突出表現是行業效益全面下滑。2015年紙及紙板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33%,比“十二五”主營業務收入年均7.28%低4.85個百分點。“十二五”年均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增長僅為5.34%,比輕工全行業年均利潤率低1.15個百分點。
錢桂敬說,“十三五”造紙行業必須把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全行業效益和加快培育新的競爭優勢放在突出位置。
培育新的競爭優勢,一是依靠技術進步,堅持用更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打造技術、裝備新優勢。要在新一代清潔制漿、纖維組分清潔分離,創新與集成制漿造紙節能、降耗、減排技術,高效、高值利用纖維原料的復合型生物精煉技術和生物質衍生新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要在中濃系統、節能低噪音真空系統、高效脫水系統、新型干燥技術和裝備、結晶蒸發技術和裝備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大型化機漿裝備與生產線大型低溫置換蒸煮、新型立式連蒸為主的新一代清潔制漿技術與裝備的研發和推廣;加快兩化深度融合,加快以企業為主體的全行業創新體系建設。
二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加快提高全要素勞動生產率。造紙工業是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生產流程長,產業關聯度大,集林業、農業、水利、能源土地、資本、人才等各類要素于一體,因此高效利用資源、能源,提高產業鏈價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對造紙工業尤為重要。資源配置效率集中體現在全要素勞動生產率上。就是要對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資金利用率、能源利用率、投入產出率、資本替代人工、人才紅利等進行綜合統籌優化,使之綜合效益最大化,這是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優勢最主要的措施。
三是要進一步轉換盈利模式,培養新的利潤源,提高盈利水平。當前以“提高質量,降低消耗”為主要內容的降低變動成本和以“擴大規模,提高產量”為主要內容的降低固定成本的傳統盈利模式,正面臨嚴峻挑戰,致使盈利水平普遍下滑。為此,必須加快轉換盈利模式,努力培育新的利潤增長源:要努力培養資源配置效益利潤源,通過提高要素質量和資源配置效率來提高盈利水平;要培育生產服務的增值效益利潤源,要加快產業鏈延伸,加快單純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的轉變,擴大盈利空間,提高盈利水平;要加強品牌建設,努力培育品牌溢出效益利潤源。
培育新動力,以供給側改革為引領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圍繞解決重點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錢桂敬說,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供給側改革基本目標和任務是要進一步提高供給水平、供給質量和供給的有效性,就是要從需求側“元動力”出發,通過創新供給催生新需求。輕工業是供給側改革的主戰場,當前必須緊緊圍繞“增品種、提質量、創品牌”來進一步提升供給水平,創造新的價值和提高競爭優勢。
“十三五”造紙工業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礎上,牢牢把握推進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發展動力轉換,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一是牢牢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必須要有全球視野,緊跟當代造紙工業最新發展動態和發展趨勢,在“工業4.0”、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快速發展中,按《中國制造2025》部署要求,以兩化深度融合為方向,加快造紙工業互聯網工程建設。要在ERP、信息管理系統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補好MES制造執行系統等短板,并做好ERP和MES融合,為效率驅動、智能制造打好基礎。
二是牢牢把握產業革命大趨勢。以“工業4.0”和工業互聯網為標志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正深刻改變制造業生產模式和產業形態,同時將大大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將對傳統生產經營管理模式產生巨大沖擊。造紙工業作為傳統產業要迎接挑戰,在提升產業鏈價值、探索“服務化”制造新模式、加快國際化經營步伐、建設創新型企業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三是牢牢把握聚集人才大舉措。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驅動活動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造紙行業要加快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的集聚,加快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