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白公街道松柏村的一間作坊里,韓繼安彎腰站在一個池子旁,十分嫻熟地將竹篩在池水中倒騰。一張濕漉漉的黃色薄膜似的東西便從上面脫落下來,形成一疊紙坯,待把水分榨干晾曬后,紙張便制成了。
今年47歲的韓繼安,是白公街道松柏村2組韓家溝人。韓繼安爺爺韓承訊是當地有名的造紙師傅,父親韓先華也有著精良的造紙技藝。韓繼安12歲那年,韓先華患重病。怕忠州土法造紙術失傳,韓先華提前將技藝傳給了韓繼安。
韓繼安在池子中舀紙
韓繼安14歲那年,韓先華去世。已知曉忠州土法造紙術的韓繼安到伯父韓先云的作坊當幫手,實踐學到的內容。幾年的磨煉,韓繼安逐漸掌握忠州土法造紙術的每個環節。
“造紙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從選材、浸泡、發酵、碾壓、舀紙,幾乎要一年時間。”韓繼安說,忠州土法造紙術工序十分復雜,素有“七十二道腳手”之稱。
每年二、三月進山砍嫩竹,將其截成2米左右的小段,運回作坊,這是整個忠州土法造紙術工序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制料,分為兩個步驟。
先是浸泡。將嫩竹削成竹片,放入池中浸泡3個月,待竹片軟化后將其取出洗凈,堆放到干池子內,上面覆蓋稻草,使其發汗變成造紙用的纖維。40天后,加入清水,浸泡發酵好的竹料。
后是制漿。將發汗后的竹料裝入碾盤內碾碎成棉絮狀的纖維,放入專用池子中踩粘柔,進一步分裂纖維。再將踩粘柔的纖維放入漿池中,摻入清水,用棍子上下攪拌。待到纖細均勻的纖維全都浮在水中時,就可以添加黏合劑了。
最后完成舀紙、刁紙兩個工序,紙張便大致制成了。
上世紀90年代,韓家溝的40多家作坊一天能產3噸紙,萬州、墊江、豐都、石柱等地的客商絡繹不絕。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大潮的沖擊,忠州土法造紙術生產的紙張逐漸失去市場,韓家溝的作坊接二連三關門歇業,大家紛紛另謀他業,唯獨韓繼安一直不肯放棄,獨自堅守著作坊。
2008年8月,韓繼安的作坊收入遠遠不能滿足一家人的開支,甚至不能供孩子讀書。無奈之下,韓繼安關閉作坊,走出韓家溝,到縣城建筑工地扎鋼筋,打工掙錢。
但韓繼安并沒有放棄忠州土法造紙術,每年都會回韓家溝造紙,鞏固技藝。近幾年,他還投資5萬余元,租用廢棄作坊,在工作之余繼續回韓家溝研究忠州土法造紙術。他說,他是忠州土法造紙術第14代傳人,無論如何,都要將這門技藝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