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當今我們不能脫離很多日用品,但是最值得一說的就是紙張了,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改變了整個世界,很多人在說的造紙術就不得不說蔡倫,可紙張真的是蔡倫創造的嗎?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
蔡倫字敬仲,桂陽(今湖南耒陽)人也。……永元九年(97年),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后世法。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后漢書·蔡倫傳》
其實《后漢書》中的這一段記載來自《東觀漢記》的“蔡倫傳”,《東觀漢記》又是東漢元嘉元年由延篤等人根據漢桓帝的指示撰寫的,蔡倫卒于東漢建光元年。搜史君算過了一個151年,一個121年,這中間相差三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并不算長,所以延篤的記載是十分有可信度的。晉張華的《博物志》、董巴的《大漢輿服志》都提到了蔡侯紙,這些史實也表明蔡倫其人其事是有充分根據的。
在很久之前人們就開始研究紙張最初是如何制造出來的了,而我們之所以認定蔡倫是紙張的制造者完全是依照史料的記載。而出土的文物卻告訴了我們另外一種看法!
在蔡倫之前已有紙,蔡倫是造紙技術的改良者,對造紙術的發展和推廣起了關鍵的作用。
按傳統的說法,紙主要是指以植物纖維為原料,經過加工處理而抄成的平滑的薄頁,適于書寫、印刷、包裝之用。
在紙尚未被發明之前,中國古代所用的記事材料主要有甲骨、簡牘、縑帛等。人們也曾在青銅器內鑄上銘文,這種文字稱為金文。古代記事材料使用最多的是簡牘。南方盛產竹,故使用竹簡、竹牘較多;北方多以柳樹、楊樹制作木簡、木牘。
盡管簡牘十分笨重,寫作、閱讀多有不便,但是由于它來源廣、制作易,在商代開始使用后,很快流行,成為春秋戰國時期最常見的書寫材料。這也是古代文章為何從白話文演變成文言文的原因之一。
接下來搜史君就帶大家來看看早期紙張的發現:
1974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發現了大批帛書。縑帛在當時也是書寫材料。它雖然便于書寫,但是價格昂貴,只有少數權貴才有能力用于書寫。因此人們迫切需要一種既便于書寫,價格又適宜的書寫材料,紙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1957年,在陜西西安市郊灞橋出土了古紙。該紙為淺褐色,無字跡,紙幅較大者約10厘米×10厘米,多裂成碎片。根據同時出土的文物斷定它不晚于西漢元狩五年,似是西漢古紙。經有關專家對其顯微分析,其原料主要是大麻纖維,有少量苧麻,纖維短細勻整,顯然是經過切斷,并有壓潰和帚化現象,纖維分散交織,具有紙的典型結構。
我們通過現代技術對紙張中的鈣離子進行檢測,發現紙張中的鈣離子遠遠高于周邊環境的鈣離子,這也就從側面說明,這是經過人工加工的,同時它并不是布帛也不是麻布,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張。
而紙張是如何制造的呢?
說白了紙張就是將麻類植物脫膠和加工成麻絲的工藝及制備絲綿的漂絮法實際上都為造紙術的發明提供了技術上的借鑒。通過對古紙的分析,參考傳統的手工造紙工藝,可以認為古代造紙工藝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將麻類原料洗凈切碎。
(2)將切碎的原料在石灰或草木灰的堿性水溶液中浸漚,以除去其中果膠、色素等。
(3)將已除去膠質的纖維在石臼中舂搗成漿。
(4)然后經過前面的流程后,再將纖維變成棉絮一樣的物質,最后將棉絮狀的纖維薄片晾在木板上,晾干后就成了紙張了。
以上的工序技術大多包含在漚麻、漂絮的工藝之中。由此可以想象,在漚麻、漂絮的啟迪下,人們發明造紙術是順理成章的。
早期的造紙技術必定有一些不完備的地方,所造的紙的質量也是不穩定的。所以在西漢,甚至在東漢的一段不短的時間里,書寫的主要材料仍是簡牘和縑帛,而改變這一狀況,使紙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應歸功于蔡倫。
所以日后別人要是問:“造紙術是蔡倫發明的嗎?”我們就要專業一點說:“不是!他只是改進!”
蔡倫研制出的高質量的紙,逐漸使人們認識到,紙有竹木之廉,而體輕層薄,兼有縑帛之柔,卻無其貴;有金石之久,而無其笨重。紙是廉價而又輕便的理想的書寫材料。造紙技術和造紙業的發展很快成為一種社會需求,伴隨著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而發展,而社會發展需要千千萬萬個企業去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