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采購計劃的重要性
(一)采購計劃可以實現集中采購,降低采購成本;
(二)采購計劃可以減少緊急采購,降低額外成本;
(三)采購計劃可以提高工作前瞻,規避行情風險;
(四)采購計劃保障產供銷協同更加順利,減少停工待料和異常庫存的產生。
02采購計劃相關的幾個概念
(一)采購周期
采購周期,是采購部對內部客戶的承諾。是指采購部從接到內部客戶的采購申請(PR)到物料到庫之間所需的時間。
(二)到貨周期
到貨周期,是供應商對采購部的承諾。是指采購部從下訂單(PO)給供應商到物料到庫之間所需的時間。
(三)請購周期
請購周期,是指內部客戶兩次向采購部集中提報需求的間隔時間。如每個月1號和16號各提報一次整體的請購計劃,那么請購周期就是半個月。
(四)最小起訂量
一種物料每次最小的訂貨量。英文Minimum order Quantity,常見簡稱為MOQ。最小訂貨量受到物料的包裝規格、運費、運輸便利性、供應商地位等多種因素影響。最小起訂量派生出最小請購量。從絕對值上,最小請購量≥最小起訂量。
(五)經濟批量
經濟批量,是一個基于綜合成本思維的定義。是指在一定時期,運輸成本、儲存成本和訂貨成本綜合最低的采購批量。
(六)庫存周轉率
庫存周轉率,是指在某一時間段內庫存貨物周轉的次數。是反映庫存周轉快慢程度的指標。成品有庫存周轉率指標,原料也有庫存周轉率指標,邏輯是一樣的。
某原料庫存周轉率=一定時期內該原料使用量/一定時期內該原料平均庫存量*100%
與之對應的有,庫存周轉次數、庫存周轉天數:
某原料庫存周轉次數=一定時期內該原料使用量/一定時期內該原料平均庫存量
某原料庫存周轉天數=一定時期所指天數/該原料庫存周轉次數
如:某原料一個月使用量300pcs,一個月內日平均庫存為30pcs
那么,該原料當月的庫存周轉率=300/30*100%=1000%
該原料當月的庫存周轉次數=300/30=10(次)
該原料當月的庫存周轉天數=30/10=3(天)
(七)戰略采購
在按采購計劃實施日常采購外,我們在應對行情的階段性上漲、上游供給預見性緊張等形勢時,會采取戰略采購的策略,提前規避風險。
(八)安全庫存
安全庫存是指為防止物料供給或需求的不確定性因素(如需求異常增加、交期意外延長等)造成停工待料而準備的緩沖庫存。其將在這些不確定因素發生時,在采購周期期間,保障物料供給和正常的生產秩序。
安全庫存對應的庫存量,稱為安全庫存量,有時候也簡稱為安全庫存。
公式為:
安全庫存量=(預計最大日用量-平均日用量)*采購周期
或者為:
安全庫存量=預計最大日用量*緊急采購周期
或者為:
安全庫存量=服務水平系數*(采購周期*平均日用量)的標準差
(九)訂貨點
訂貨點,即采購訂貨的時間點對應的庫存量。最理想的訂貨點選擇是,當庫存量降低到安全庫存時,在訂貨點所對應的時間下單采購的物料剛好到達倉庫。
最簡單的訂貨點公式為:訂貨點=平均日用量*采購周期+安全庫存量
03如何做好采購計劃
為了說透如何做好采購計劃這一課題,我們首先需要假設,原來公司沒有采購計劃。如果原來公司沒有采購計劃,我們就需要從靜態的采購計劃做起。
(一)如何做靜態的采購計劃
靜態的采購計劃,是不考慮需求的波動,從0到1先把采購計劃表做起來。
首先,我們要對物資進行分類,先將商品和服務要區分開來(一般而言,商品和服務由于需求的頻率、穩定性、和周期不同,需要分別制定),然后再將流行和長尾的物資區分開來,這有助于我們后期制定采購周期。
其次,我們要對不同物資的日用量/月用量進行了解。通過過往的經驗數據進行平均,或者加權平均,得到相對可信的平均日用量。
第三,我們要對不同的物資,了解供應商的到貨周期,從而制定采購周期。這是一項需要大量調研和驗證的工作。同一種物資,可能不同的供應商有不同的到貨周期;同一個供應商,對不同的物資可能到貨周期不同;同一種物資,進口和國產的,本地采購和外地采購,周期也不同。我們不能只關注一個點,不能完全因供應商而異,但也不能完全不尊重供應商的實際情況,而要全面了解后,制定一個能實現穩定供貨,又不至于太佛系的采購周期表。
第四,設定最小請購量。最小請購量受最小訂貨量(MOQ)制約。因此,需要了解每一種物資(有時也因供應商而異)的最小訂貨量,再結合最小訂貨量和采購經濟性設定最小請購量。
第五,設定安全庫存量。使用安全庫存量計算公式,為每一種或者每一類物資設定合理的安全庫存量。
第六,確定請購周期。我們是希望一個月采購一次,還是半個月采購一次。這取決于內部客戶滿意度、庫存周轉率、行業交易習慣、采購部的工作精力等多項因素。
最后,制定采購計劃表。將我們上述所有的字段:物資編碼(如沒有,后期要盡快制定,這有利于實現物料的唯一性身份,是信息化的第一步。關于物資編碼的操作辦法在后續文章推送)、物資名稱、最小請購量、采購周期等放入結構化表格中,再預留請購日期、請購數量、審核數量、期望到貨時間(交貨日期)等字段。完整的靜態采購計劃表詳見下圖:
這是一個從SAP中導出的格式化的請購計劃表,借助信息技術,它在請購部門審核通過后能直接流入采購部門,成為采購計劃表。它能夠幫助我們減少重復勞動,同時留下操作痕跡。
關于采購申請數量(采購計劃數量),靜態的簡單的算法為:
采購申請數量=請購周期*平均日用量
訂貨點=安全庫存量+采購周期*平均日用量
如此,理論上,每次到貨時,實際庫存量剛好等于安全庫存量。
由于實際經營中,需求會波動,要更好地做好采購計劃,就要做動態的采購計劃。
(二)如何做動態的采購計劃
之所以需要做動態的采購計劃,是因為需求的高波動和不確定。
采購計劃源于需求計劃,需求計劃源于生產計劃和庫存,生產計劃源于銷售計劃,銷售計劃源于對客戶需求的預測。
這是內部供應鏈的計劃移動。
需求預測,從客戶的客戶,到供應商的供應商。
這是外部供應鏈的計劃移動。
而這種逐級預測,由于需求信息無法完全共享和透明,導致需求逐級被放大的現象,就是著名的牛鞭效應。
牛鞭效應是供應鏈領域中普遍存在的高風險現象,它直接加重了庫存風險,提高了溝通成本,甚至擾亂了經營秩序。
為了解決需求預測和采購計劃的準確性問題,FuturMaster公司深入客戶企業,通過識別影響需求波動的所有因素,清洗數據,整合市場信息,建立預測模型。
我最早刻意了解這家公司,是在2016年上海的供應鏈領袖峰會上。在會上FuturMaster公司介紹了其給全球知名公司解決計劃問題的案例,一方面說明了需求的波動性給眾多企業帶來真實存在的煩惱,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大型企業深刻認識到需求預測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作為采購從業者,除了被動接受需求計劃,做成采購計劃外,如果要更高階地創效,就要將視野放寬到大供應鏈,去了解外部市場對采購計劃的影響,去提前預測不確定性和波動量。
如何做?FuturMaster創始人及CEO周波先生曾分析過:
1.延伸性供應鏈的數字孿生
建立顆粒度更細、范圍更廣的延伸性供應鏈數字孿生,不僅覆蓋自己的客戶和供應商,還要覆蓋客戶的客戶和供應商的供應商,得到供應鏈上每個節點的數據。并通過實時數據流,進行數字孿生的實時更新。同時利用高性能查詢引擎,支持各層級實時數據的分析及大量查詢。
2.敏捷&智能地應對變化
通過數字孿生和實時數據,實時監控并感知生態圈中發生的變化。
分析最新變化對需求端及產品可得性產生的影響,從而快速作出反應,進一步提高企業的響應能力。同時,應用AI技術,持續自動地對供應鏈進行局部調整,確保整個供應鏈能夠快速敏捷地應對新變化。
3.增強型計劃
建立長期且更加智能的增強型計劃,不僅覆蓋企業內部,還要覆蓋供應鏈的上下游。
“作為生態圈中的零頭企業,我們扮演著生態圈中最重要的角色,我們需要幫助經銷商、客戶和零售商,提高他們感知需求和敏捷響應需求變化的能力。企業要通過增強型的計劃做一個包含整個生態圈的計劃,這個計劃遠遠超過自己企業范圍的變化,要把整個生態圈納入到計劃體系當中。”
近年來,數字技術在需求感知(尤其是長期需求感知)和NPI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企業得以進行大規模的銷售預測,依據最新數據自動做出調整。不同渠道中影響銷售預測的因素也不同,當促銷是影響因素時,企業可利用AI預測促銷所帶來的影響,然后通過歷史促銷數據,優化未來的促銷計劃。
4.模擬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
針對不確定性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大量模擬,做好場景管理和預案。除此之外,企業還應依據新事件持續更新預案。風險來臨時及時應用相應預案,降低小概率事件帶來的沖擊。
04結束語
深度研究采購計劃,是因為我們想跳出采購部門的本位主義,從大供應鏈視角和公司經營高度,追求供應鏈實現:
1.讓公司對客戶的訂單滿足率達到完美水平;
2.讓公司的庫存水平始終適應市場的變化和產品的更迭;
3.讓公司與分銷商和客戶的關系帶來附加價值;
4.為公司實現遠景目標提供持續動能和永久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