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供應鏈的人,如果不懂的“計劃”是怎么回事兒,那是很難在這個領域有所發展的。但由于“供應鏈管理”是個舶來品,這英文的,日語的,中文的,各種各樣的說法、定義,本身就搞糊涂了很多人,尤其這個所謂的“計劃”。
供應鏈管理里面確實有很多的“計劃”。
第一個計劃就說所謂的“需求計劃”,demand planning。
需求計劃說白了就是“對需求進行計劃”。所謂需求,一般分為客戶(這里的客戶也可以指內部的客戶,如銷售部等)的訂單(Purchase Oder)以及客戶的預測(Fore__cast)。對客戶的訂單以及預測進行評估、分析,最終答復客戶,給客戶一個承諾(Commitment),這個過程就是需求的一個需求的計劃、管理過程。
進一步的需求計劃還包括對產品生命周期(PLCM–Product Life Cycle Management)的管理,并通過產品生命周期的分析而制定不同產品的庫存策略,這里就不再多講。
第二個計劃就說“產能計劃”,capacity planning。
這個計劃往往是需求計劃是它的輸入,同時產能可得(available capacity)以及物料可得(materials availability)也做為其輸入,其輸出則往往是成品、半成品的緩沖庫存策略(buffer stock strategy),最終也可能以MPS(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的形式體現,并做為“物料計劃”,MRP-materials requirements planning的輸入。這其實是“往前看”,所謂plan ahead,提前計劃,計劃提前,這可能才是真正的計劃。
第三個則是物料計劃。
物料計劃通常被稱為MRP,它其實是一個MRP的分解過程,嚴格意義上講,MRP本身并不是一個計劃,而只是一個計算的過程。真正的物料計劃則是“功夫在詩外”,是在MRP運算之外的一個不同物料的庫存策略的設置。表現在具體的日常工作中,物料計劃則是一個CTB-clear to build,就說我能夠做多少,我還缺哪些物料,所以也叫BCD-best can do,這其實就是產能計劃的一個輸入-物料的可得性。嚴格意義上講,這不是“計劃”,而是check–檢查,但我們通常往往是把物料檢查當成了物料計劃,不過也沒所謂,可能是因為檢查本身就是為計劃做準備。
第四個計劃則是生產計劃,production scheduling。
有了客戶的需求,有了產能,有了物料,就該“生產計劃”了。其實,仔細查一下英漢詞典,你就會發現,schedule的意思就是計劃、安排、將…編入計劃、編制目錄的意思,很大程度上是“安排”的意思–我有需求,我有供應,您幫著給安排一下(生產),如此而已。
第五個也是最后一個計劃就說“庫存計劃”,inventory projection。
這個誤解就更大了。同樣,仔細查詞典,projection是投射、規劃的意思。所謂的庫存計劃就說根據庫存周轉率的目標以及客戶需求情況,計算出庫存“應該”有多少,說白了,也是一種計算而已。當然了,從財務的角度,也的確有“規劃”、“計劃”的意思,因為你算出來應該持有的庫存量,財務就可以規劃未來的運營資本需求了,從這個角度講,也的確是一種計劃。
總之,供應鏈管理中的計劃大致可以分為plan,check,schedule,projection等等形式,實際工作中他們也往往是難分難解的,至少,它們不是孤立存在的,無論是組織結構上還是流程上,都是如此。
智慧熊企業數字化管理系統,助力遠程高效處理工作事務,團隊高效配合下單,生產,發貨,采購,財務等事宜
智慧熊企業數字化管理系統,助力遠程高效處理工作事務,團隊高效配合下單,生產,發貨,采購,財務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