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其主要原料是木材和廢紙。從產業結構層面看,是基礎工業,也是民生工程,更是國家戰略物資行業。俄烏戰爭期間,俄羅斯將與木材相關的產品列為戰略物資,不得出口,就是一個最好的案例。
雖然中國是造紙的起源國,但是造紙前后端產業的規模化和產業化卻主要發展于歐美等發達國家,主要取決于這些國家擁有豐富的原料資源優勢和工業集群。
行業流傳著一句形容林、漿、紙一體化發展的俗語:制漿、造紙、油墨、印刷和包裝是一家。
我國林業資源缺乏,80年代之前造紙工業基礎落后,產能很低,主要依賴秸稈、稻麥草制漿,環境污染嚴重。改革開放以后,由于發現歐美及日本發達國家的廢紙可循環利用,及國外林漿紙一體化產業的加盟,中國造紙才得以走上快車道。中國年人均用紙7KG/人/年到2021年約80KG/人/年。歐洲是260KG/人/年,美國是300多KG/人/年。
2020年11月24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關總署聯合發布2020年第53號公告(關于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禁廢”令)。在國家這一"禁廢"令的頒布實施下,歐美漿紙產能開始擴充并持續提價,中國造紙廠獲取高端纖維的路徑被阻斷。外加中國出口夾帶到國外的包裝箱也無法回收,產生需求虧空,帶動整個行業的成本上升和可循環次數下降,長遠看也不利于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為了緩解國內造紙行業原料緊缺,就需采用木漿替代,會造成更多的森林資源被砍伐,使用廢紙做成的再生紙漿有助于資源的循環利用。
在這種情形下,再生紙漿的誕生,既是行業發展的一次創新,更有利于國內造紙產業可持續發展需求。事實上,AOCC12~13#廢紙中含有的0~0.5%的非纖維類輕質和重質都在國外經由有資質的機構進行篩選、凈化、除渣等一系列環節處理。
近期,個別報道將再生紙漿歸為“變相的洋垃圾”,簡單地將再生紙漿與固體廢物相提并論,是一種對漿紙行業的誤讀。“固體廢物"判定和“進口不合格再生紙漿退運出境”事件在行業引發強烈反響,相關判定標準需要盡快出臺。
制漿造紙是民生工業,紙張早已成為深入人心、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沒有生活紙,擦手、嘴會很難受;沒有包裝紙,電商貨物可能要“裸奔”。高端白卡紙、液體包裝紙為產品賦予了精致、健康的定位;神舟載人航天飛船的順利升空,甚至還有特種紙的重要功勞。試想:若不允許進口再生紙漿,中國將有可能面臨紙資源短缺的風險;若企業在國外建廠,將存在進口依賴、外匯流失的風險。
再生紙漿好比糧食,既是維持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更是確保國家安全的一種戰略資源。正確看待再生紙漿、正視造紙資源面臨的短缺風險,呼吁再生紙漿標準能盡快出臺,為企業進口和生產經營再生紙漿提供方向性指引,從而促進行業發展,為中國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從前幾天光明網、中國網、中國日報等媒體發布“警惕‘洋垃圾’變相進口”內容的評論文章,關于廢紙漿是不是洋垃圾的話題成為了焦點。小編認為,對比幾家主流央媒的文章,評論內容并不排斥廢紙漿,像廢紙漿板、類紙的卷筒廢紙漿都是符合環保要求的,可以放心大膽進口的產品。
爭議主要集中在“干磨廢紙漿”,據了解,生產這類產品項目投資小、設備易操作,對加工地的環境負荷影響小,容易通過環保審批,但是也容易將污染物隨廢紙漿帶進國內。如何界定需要嚴格的產品標準,但可惜的是相關的國家標準遲遲沒有出臺,讓一些已經在國外投資建廠的企業可能打了水漂,或者不得不追加投資更改工藝,也讓那些有意向去境外投資的企業遲遲無法做出投資決定。因此,出臺標準已經刻不容緩!
各位紙業專家,你們怎么看?歡迎留言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