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希捷撤離中國,再次在中國的制造業圈子掀起了軒然大波。對于又一家世界名企滾粗中國,官方與民間說法不一,有說是戰略調整、有說是被補稅逼走、還有方是被高房價嚇跑、更有人歸咎到川普頭上……
那么,希捷撤離蘇州的背后,究竟隱藏著哪些真相呢?對此,網友們給出了不同于官方的一些說法,包小編不得不感佩網友們的機智和網絡力量的強大。以下是其它網站和網友們列出來的一些非官方的推測:
希捷關廠的真實目的或是將產能轉移到泰國
根據一篇來自“超能網”的文章,稱此次關閉中國工廠、大裁員是希捷全球戰略調整的一部分,大背景是PC市場需求低迷,HDD出貨量快速下滑。但是另一方面來看,蘇州工廠是希捷全球最大的HDD組裝中心,并非不盈利,而希捷也不會放棄HDD市場,此前還宣布在泰國投資4.7億美元擴大HDD業務,更早之前希捷還因為漏稅問題被政府部門征稅2.25億美元(約合15億人民幣)。
作為一家全球化公司,希捷HDD硬盤工廠主要是在中國和泰國,其中在中國有兩座工廠,分別位于無錫和蘇州,蘇州工廠早前是邁拓的,2006年收購邁拓之后歸于希捷,現在已經是希捷全球最大的HDD組裝中心,占地面積超過一百萬平方米。
希捷為何關閉蘇州工廠?官方的說法稱這是是縮減全球生產規模,適應現在和未來的市場需求的措施之一,不過蘇州工廠本身還是盈利的,這也是員工抗議關廠的因素之一,這種情況下還關閉工廠必然有更深的考慮。
很多人把希捷關閉蘇州工廠跟2年前的稅收案聯系起來。或許有讀者還記得2015年有傳聞稱江蘇省某個知名美企的工廠涉嫌偷稅漏稅,當時很多人第一反應是AMD,因為他們在江蘇南通有封裝廠(去年AMD把南通工廠也賣掉了),嚇得AMD還緊急辟謠,后來這事公開了,涉事的是希捷公司。
有一點能肯定的是,希捷雖然調整了HDD生產工廠,但他們并不會放棄HDD業務,這更像是一種戰略轉移,因為2015年希捷宣布未來5年在泰國投資4.7億美元,擴大泰國Korat硬盤工廠,建成之后將占據希捷49%的產能,新增2500員工。
希捷公司1983年進入泰國設廠,現有員工大約1.64萬人,而在希捷之外,泰國還是西數HDD工廠的主產地,2011年泰國洪水中西數因此遭受嚴重損失,希捷因為當時HDD主產地在中國,損失就小多了。
希捷補稅14億事件始末
另外,機智的網友們也貼出了以下一段希捷被蘇州國稅補征14億元稅收的內幕:
3月11日,江蘇省國稅局與跨國企業希捷正式簽署預約定價安排。根據協議,希捷江蘇公司未來4年預計每年將增加利潤約4.5億元,年增加企業所得稅約1億元。
此前,希捷江蘇公司補稅14億元,這是中國反避稅補稅額度最大的案件,成為中國反避稅的一個標志。
近年來,國際避稅現象愈演愈烈,“把GDP留給當地,把利潤全部帶走”,已經成為一些跨國公司的慣例,他們利用各國稅法差異,通過高進低出關聯交易等方式轉移利潤,擾亂了國際市場秩序,嚴重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稅收主權,使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這已經引起了發展中國家的高度警覺。
2014年11月16日,G20領導人第九次峰會在澳大利亞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加強全球稅收合作,打擊國際逃避稅,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提高稅收征管能力。這是我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在國際重大政治場合就稅收問題發表重要意見。
去年2月,江蘇省國稅局組建反避稅專業團隊,團隊22人中有近三分之二是80后。一年內,他們完成15個案件的調查,補征稅款40多億元,占全國補稅數量的六成,其中超億元的案件有10個。
這是一群忠誠國家、甘于奉獻、有國際視野的青年,他們在反避稅工作中唱響了捍衛國家稅收主權最強音。
反避稅專業團隊組建伊始,從事IT行業的跨國公司希捷進入了他們的視野。該公司江蘇工廠產量占集團的60%左右,年銷售額近400億元,關聯銷售比例為100%,但凈利率僅為1%左右,在集團利潤占比僅為8%,在中國稅收貢獻極低,其獲利水平與價值貢獻明顯不匹配。
有十多年反避稅經驗的朱海帶項目組開始調查,此前,對壟斷企業的轉讓定價管理中國從未做過。
第一次接觸,對方表示全力配合調查,卻拒絕開放集團財務系統。朱海告誡對方,如不開放財務系統,將按照稅法的規定核定稅款。對方終于讓步。
面對全英文的財務系統,項目組審計了5個月,他們發現,該集團是雙重少征稅的典型,把利潤轉移到了低稅負國家,集團的所得稅稅負也僅為2%。
第一次談判,希捷副總裁大衛(化名)帶隊,聘請了國際知名會計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的專家,清一色的海外博士,十多人個個西裝革履,派頭十足。
這邊5人一律便裝,都沒有留學經歷,除朱海42歲外,其他都是30歲左右,3名碩士。
大衛有30多年國際轉讓定價經驗,性格強悍。一番寒暄后,他擺出一副老師的架勢,咄咄逼人,講了一大堆國際規則,朱海只談了兩條稅法。
第二輪談判,朱海聽完對方發言,開始逐條駁斥,并一連串拋出6個問題,形勢急劇逆轉。
大衛微笑的表情漸漸僵硬,臉色越來越紅,他沒料到,朱海從他們提供的資料中找出了破綻,大衛當場向隨行人員發火。
談判前項目組已有充分準備,收集相關聯的各國稅收法規,分析行業報告上百份,查詢了1200多家上市公司多年年報,如果將資料打印成冊,有三四米高。
大衛一改過去的傲慢態度,談判中點頭頻率逐漸提高。但他仍然很自負,經常說出“難以置信”“無法相信”等詞語。
雙方分歧較大,談判曾一度陷入僵局,對方甚至威脅再查就撤資。在一次談判中,大衛當場拎包走人,被同行人勸了回來。
前后近20輪談判后,雙方終于達成一致,希捷補繳稅款及利息14億元。
大衛曾和朱海有過一次對話。
“你去國際會計事務所可拿到百萬年薪。”
“我更喜歡為國家利益工作。”
“你是英雄。”
“我早就是英雄了,我是國家衛士。”(朱海曾獲“中國優秀青年衛士”“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稅務工作者”等榮譽。——記者注)
“國家利益,分毫不讓。”朱海自信地說,“最終他們還是接受了我們的方案”。
網友邏輯推理希捷撤離的原因
更有不怕事多的網友,搞出了這樣一段邏輯推理:
1、希捷是全球最大的硬盤、磁盤和讀寫磁頭制造商,總部位于美國加州
2、曹德旺:中國稅負比美國高35%
3、2016年初,蘇州房價延續攀升勢頭,成為國內二線城市中最大的“黑馬”,不少樓盤價格漲了1倍,卻仍在加速上行。2016年2月,蘇州住宅均價達16681元/平方米,較上年初上漲34%。
4、2015年,希捷因為漏稅問題被中國政府部門征稅2.25億美元(約合15億人民幣)
5、2015年希捷宣布未來5年在泰國投資4.7億美元,擴大泰國Korat硬盤工廠,建成之后將占據希捷49%的產能,新增2500員工
6、2017年1 月 12日,硬盤制造商希捷宣布,將關閉位于中國蘇州的制造工廠,并裁員 200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