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月餅才6兩,禮盒就重達3斤”“扔掉可惜留著沒用”“盒子漂亮月餅難吃”……過去幾年,月餅過度包裝總是受到消費者詬病。值此中秋國慶雙節之際,《法治日報》對月餅市場的包裝、代購、“私房”月餅等現象進行了深度調查,發現月餅包裝顯檔次更受歡迎。(10月1日《法治日報》)
月餅過度包裝已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只是人們習慣于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指責商家,卻很少有人從消費者自身找問題,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要想真正解決月餅過度包裝的問題,消費者這個“巴掌”不能放過,隱藏于消費者背后的各種“無形推手”更不能放過。
根據該報道,今年月餅“瘦身”和“輕裝”成為了很多商家的營銷點,但與此同時,記者還發現在一些大型商場,貨架上的大型月餅禮盒仍然是一些消費者的首選。在散裝與盒裝,精裝與簡裝同時供消費者選擇的時候,決定權完全掌握在消費者手里,而非商家強買強賣,消費者又有什么理由一邊拆月餅盒子一邊罵商家黑心?
有網友調侃道"本想花兩三百買個好看的盒子,良心商家竟然還送月餅。"讓人哭笑不得的同時又深感無奈,人們為什么會對月餅禮盒產生這么大的執念?沒有誰的錢是大風刮來的,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在畸形的市場導向下,商家不過順應形勢,在生產成本相同的情況下,加個精致的包裝就可以價格翻番,還不愁賣不出去,何樂而不為呢?雖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但是當“過度包裝”不僅沒有受到抵制,反而受到追捧,甚至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時,就要引起我們的警惕。
在眾多消費者中,其中一部分顯然就是消費觀出現了問題,盲目地攀比和炫耀。如報道中提到:隨著高校定制月餅禮盒的走紅,北京不少高校提前十天就停止預定,而像“有償求印有學校logo的月餅禮盒,或者不含月餅的純禮盒包裝,高價收,可加價”這樣的文案充斥著校園助手的朋友圈。只是印有高校logo,普通盒子也能坐地起價,而學生不買月餅,卻高價求禮盒的行為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大部分人買月餅禮盒都說是買來送人的,那么是送什么人?市場上這么多價格昂貴的月餅禮盒最后都流向了哪里?當如此華而不實的禮品卻成為人們中秋交際的硬通貨時,是否代表著我們的社會風尚出現了偏差?特別是當沒有收入來源的學生群體也在追這股潮流時,我們的教育部門,宣傳部門更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消費者一邊吐槽貴一邊無奈地買,畸形的市場導向使月餅禮盒的價格水漲船高,包裝花樣越來越多,禮品盒越來越重,最后買單的還是消費者。而消費者看起來似乎掌握了“月餅自由”的決定權,實際上受困于一張無形的大網,這張網是“每逢佳節必送禮”的陋習,是“節日不送禮,平時不辦事”的潛規則,是各位領導們“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的虛偽。
總之,要想形成“文明過節,輕松過節”的好風氣,要想剎住過度包裝之風,需要宣傳部門加大宣傳力度,使“力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需要教育部門加強對學生群體進行消費觀的教育,從娃娃抓起,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需要紀檢監察部門加強對政務工作人員的監督以及執法部門加強對違規收送禮的懲戒。只有各個部門通力合作才能剎住月餅過度包裝這股歪風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