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突如其來的疫情肆虐全國,企業想復產復工,又怕復工復產。防疫管控、人員短缺、物料短缺、供應鏈風險像一個個雷,等著復工復產的工廠去蹚。這個困境,工廠的甲方——出版社注意到了。
以下是中信出版集團印制主管龔臣針對目前印廠的復工情況、疫情對出版業造成的影響進行的探討與分析。
2020農歷新年伊始,已經開工兩周的我卻還沒有去過單位,甚至沒出過家門。每天在家完成工作,向領導和同事們匯報工作進展。按往年慣例統計合作印廠的復工情況。但今年與往年不同,內容中增加了一項“復工率”。
由于“中國制造”聯通世界,這種影響已經不止于國內。作為印刷大國,目前印廠遇到的困境將會導致全球圖書的出版時間延后,正如下圖我們所看見的那樣。
當前,各個紙廠、印廠都說著陸續復工,但是產能可以恢復多少?真的能按業務員給的信息向編輯承諾嗎?真的能按照以往,過了十五產能基本恢復、出了正月可以完全正常生產的經驗,去做排產和入庫計劃嗎?
帶著這些問題,對疫情之下的印廠、紙廠復工情況進行了了解。
被訪對象都是積極應答,信心滿滿地開門迎客,并拿出一系列應對疫情的防控預案,一副紅火開工的氣勢。
這些預案有《疫情應急預案》《企業復工承諾書》《病毒防控知識手冊》《疫情防控方案》……
同時工廠還說明了如何克服困難開工生產;如何提高效率;如何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告知圖書智能制造工作的進展;還透露了將會如何調動職能部門、業務部門和保安大哥全力輔助車間生產,以滿足客戶需求。
給人的感覺,印刷企業萬事俱備。對于所有訂單的完成,都是天空上飄來的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隨著話題深入,被訪者無不陷入焦慮......
要安全,還是要復工?
印刷加工產業車間員工住集體宿舍,人員密集,增加了疫情傳播風險。考慮到這一點,誰愿意回來復工?
一旦企業出現疫情,全部業務將停滯。如果被封閉隔離,人員、物料、產品不能出入,對企業和客戶都將造成損失。是要復工,還是要安全?
雖然社會各界都在積極應對,但接下來的疫情形勢并不明朗,一切都是未知……
一位印廠老板2003年抗擊非典的真實經歷
在當時未知的疫情面前,工廠紛紛停工,這位老板也無法預知未來。如果放假,就可以不用承擔任何責任。但如果給員工放假,不僅生產會停滯,這些幫他干活的兄弟因為封路、封村回不了家,未來幾個月都將沒有著落。
如果選擇不放假,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工人的一日三餐都會成為問題。工廠能扛一個月?三個月?還是半年?貸款辦廠的老板感到度日如年。
憋出“內傷”的印廠
疫情對印廠的影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倉儲、物流等等也同樣受到影響。
即便尚有充足的人員和庫存材料,能夠實現生產,印廠又會遇到新的問題——生產出來的成品書籍無法送貨。倉儲中心,物流中心也受影響未能完全復工。開工后生產出來的所有書刊,只有十分之一能送貨。
客戶的庫房大部分還不能收貨。貨收了同樣存在物流發不出的問題。印廠造出了貨,誰來收?
這樣下來,印廠會被自己的產能憋出內傷。
試想一個人如果只攝入不產出,身體將會承受巨大的壓力。工廠也相同,廠區的空間被阻塞、占滿也就相當于人產生了血栓。
所以,目前能開工且有產能的工廠,會根據客戶的收貨情況有選擇地排產節奏,盡最大可能防止成品的堆積、阻塞。
作為圖書生產利益相關方,出版企業應與印廠之間磨合出一種新的方式,以抵御疫情帶來的壓力,防止長期如此而形成死循環。
無論多難,都不愿放棄訂單
由于紙張經銷商受倉儲地區疫情管控的限制,紙張制造商同樣受阻。
表面上從紙張供應商處得到的消息也是一片大好,復工時大家的朋友圈是這樣的:
“我們今天開門營業,但現在是疫情的關鍵時期,客官您需要什么,只需打一個電話,剩下的工作就交給我們了!保障供應,及時共贏是我們的職責。”
紙廠業務員的朋友圈
其實大家現在一樣不好過,為經銷商服務的倉儲、物流復工率同樣不足。制造商也普遍存在著發貨和原材料補充的困境。
收發貨庫房所在地疫情管控方式,直接影響紙張配送。跨省送貨只能依靠并未完全恢復的物流,想必這些都有耳聞。
舉例來說,往常從山東送貨至北京。三十噸的貨運車來京送貨與返程配貨需要三至四天。但受疫情影響,返程后因為有跨省外出經歷,需要被隔離。之前四天一班的貨運變成了將近二十天,運力嚴重下降。
但無論多難,印廠和紙廠都還是愿意多接單,因為在多數企業面臨相同困境的情況下,訂單在手可比沒有訂單要踏實得多。
疫情陰影下的未來
不考慮區域隔離,只考慮疫情好轉,一切必定向最好的方向發展。
印刷企業與多數制造型企業一樣,需要大量招工。隨著電商、快遞、物流業務需求的增長,傳統行業人才被不斷吸引過去、加之病情退去后心有余悸的大眾,未來一段時間中,印刷行業將會面臨較嚴重的用工荒。
雖然說印廠早已開始著手自動化生產,嘗試對傳統產能進行替代,但對于勞動力資源如此快速地流失仍會措手不及。
往年春節后的用工荒,疊加疫情的影響、其他行業吸引帶來的人才流失,書籍的生產加工行業必然產生階段性影響。印廠、紙廠、印制業務,未來一段時間都將面臨壓力與挑戰。
接下來,我們應做好迎接圖書印制寒冬的準備。各個環節抱團取暖,唇齒相依。給彼此留下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就是把機會留給自己。
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凡是無法實現自動化生產的手工工序,必將成為圖書印制環節的主要效率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