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工作部署,以及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有關工作安排,財政部從減稅降費、推動雙創升級、融資支持、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等方面,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
一、持續推進減稅降費
(一)對小微企業實施普惠性稅收減免。明確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大幅放寬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并加大優惠力度。
(二)降低增值稅稅率。降低增值稅稅率水平,將制造業等行業原16%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原10%稅率降至9%;擴大增值稅進項稅抵扣范圍;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按進項稅的10%加計,抵減應納稅額,適時將生活性服務業加計抵減比例提升至15%;逐步建立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
(三)完善支持創新稅收優惠政策。例如對高新技術企業給予15%的企業所得稅低稅率優惠;對企業研發費用在稅前據實扣除基礎上,允許按照75%在稅前加計扣除;將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的行業范圍擴大至全部制造業領域;將創業投資企業、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優惠試點政策推廣至全國。
(四)加大降費力度。自2019年7月1日起,減免部分不動產登記費,擴大減繳專利收費的專利申請人和專利權人范圍;降低部分商標注冊收費、出入境證照類收費,以及電力、車聯網等無線電頻率占用費收費標準;減征文化事業建設費、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航空公司民航發展基金。自2019年1月1日起,對納入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范圍的試點企業按規定比例抵免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另外,配合相關部門研究完善并報請國辦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較大幅度減輕企業社會保險繳費負擔,預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2019年降費超過3800億元。
2019年1-9月份,增值稅改革新增減稅7035億元,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新增減稅1827億元。
二、加強資金支持
2019年中央財政安排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預算72億元,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和融資服務體系建設。其中:安排42億元用于支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主要支持打造雙創平臺,重點支持實體經濟開發區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科技資源支撐型等不同類型雙創載體,在2018年已支持100個開發區基礎上,再新增支持58個開發區提升各類載體市場化專業化服務水平。同時,支持以“創客中國”等雙創賽事為平臺,對接創業創新資源。安排30億元用于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建設。對上一年度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不超過2%的省份安排獎補資金30億元。
此外,還通過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就業補助資金、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資金,減輕中小企業融資、人工成本,支持中小企業科技研發活動等。
三、通過政府投資基金帶動社會投入
(一)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按照國務院批復的設立方案,中央財政出資150億元,帶動社會資本形成總規模600億元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截至2019年6月底,中央財政已支持設立4支直接投資基金實體,總規模共計19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認繳出資48億元,截至2019年9月底,累計投資255個項目,完成投資83億元,其中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項目數占比為78%。目前,財政部正在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推動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母基金。
(二)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按照國務院批復精神,國家認繳出資135億元,形成總規模670.5億元的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共設立3支基金實體。截至2019年9月底,實際投資188億元,共參股152支創投基金、29個直投項目,累計支持早中期初創期企業超過2000家,有效緩解了企業融資難問題。
(三)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會同有關方面推動設立661億元的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發揮作用,建立銀行與擔保機構之間,中央、省、市、縣四級擔保機構多層次風險分擔機制和業務聯動機制。截至2019年9月底,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前兩期出資331億元已到位,基金再擔保業務規模累計突破2100億元,其中2019年1-9月基金再擔保合作業務累計完成1748.1億元,支小支農業務貸款擔保金額占同期再擔保合作業務總額的96.50%。
四、優化中小企業營商環境
(一)提高中小企業獲得政府采購合同的份額。通過采取向中小企業預留份額、評審優惠、鼓勵聯合體投標、鼓勵分包,以及嚴禁以供應商規模條件對中小企業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積極支持中小企業政府采購合同融資等措施,提升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競爭力。2018年,全國政府采購授予中小微企業合同金額為27488.6億元,占全國政府采購規模的76.7%。財政部正會同有關部門修訂《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進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府采購政策。
(二)清理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賬款。2018年12月,財政部印發《關于做好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財政部門督促有關部門、單位和企業加強排查統計,分類清理拖欠賬款。今年以來,財政部進一步研究完善相關財政政策,提出壓減一般性支出、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適當提高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比例等一系列措施,支持有關部門、地方和企業推進清欠工作。今年4月,財政部印發了有關工作通知,各部門及企業已按要求建立清欠臺賬月報表報送機制。在此基礎上,財政部通過每月通報清欠工作排名、按月和按季度組織召開工作推進會,以及函詢等方式,不斷加大督促力度。截至9月底,國務院部門和財政部監管企業已償還欠款55.76億元,清償進度86%。
(三)深化財政“放管服”改革。進一步調整完善《財政部行政許可事項清單》,本著“應減必減、該放就放”的原則,目前共精簡了80%財政部本級行政審批事項,取消了財政部門全部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和前置審批事項。為落實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要求,修改《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和監督管理辦法》,精簡申請材料,簡化會計師事務所跨省遷移程序,實現了“最多跑一次”。印發《關于落實“證照分離”改革事項優化會計行業準入服務的通知》,要求在會計師事務所及分支機構設立審批、代理記賬業務審批事項辦理中壓縮審批時限、精簡材料。做好會計從業資格取消后的會計人員事中事后監管工作,加強會計人員誠信建設、繼續教育、行業協會管理與自律管理。制定出臺《財政部隨機抽查工作細則》,全面推動“雙隨機、一公開”,按要求向社會公開檢查信息。推動“互聯網+監管”建設,按照“一網通辦”的改革要求,修改部門規章《代理記賬管理辦法》《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和監督管理辦法》和《資產評估行業財政監督管理辦法》,資產評估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備案管理已實現全部網上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