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在中美貿易戰的陰影下,大中華地區工業用紙排名第四的榮成紙業,搭上了“鮭魚返鄉”列車,在臺灣加碼投資70億,光是設備投資就占了46.8億,希望“發揮兩岸優勢,相互支援,經營大中華市場。”
1、榮成計劃返臺投資70億,光是設備投資就占了46.8億
榮成紙業此次在臺灣投70億,除在彰化二林廠增地外,主要是在桃園龍潭、云林斗六、高雄路竹既有廠房進行擴充。其中,在設備的部分占46.8億,占整體資金最大比例。
榮成副總鄒永芳表示,廢紙回收再制本就是自動化設備較高產業,這次紙廠紙機升級為“低碳造紙”,像是二林廠一臺新紙機,光電耗、汽耗兩項節能一年就省下3000萬。
而龍潭廠后端加工改善,配置智能瓦楞紙箱輸送系統,自動上料系統、機械手臂等,光是設備稼動率提升、搬運人力成本兩項節省一年就千萬。
同時,隨著不斷提高自動化,榮成外勞聘用比例不升反降,依規定,公司原可使用到15%外勞,現在只用到5%。這次回臺投資,預計聘用166位工程師、操作員、配送員,也是全部要找本地勞工。
2、榮成紙業選擇回流,欲發揮兩岸優勢,經營大中華市場
其實,近年來為擴大企業規模、搶占行業市場,多家紙企選擇東南亞布局建廠,而榮成紙業此次選擇回流臺灣,主要是因為三大原因,如榮成副總鄒永芳所言:
大陸在2017年開始“禁廢令”,禁止進口廢紙制成再制紙,造成國內廢紙價格動蕩,企業貨源不穩定的現象。
其次是中美貿易戰,美國廢紙進口大陸,被加征關稅至25%,進一步造成廢紙成本上升。
第三是受到貿易戰影響,有客戶移到東南亞海外,使去年大陸箱子、紙箱需求量比前兩年低,影響經營業績。
此外,鄒永芳還表示,看準這波臺商回流潮,會帶動本土包裝需求。再者,臺灣網購還不像大陸那么普及,未來越來越發達,可望帶動包裝紙箱需求。
上述原因下,原本大陸、臺灣營收比重為8:2的榮成,決定朝中國大陸以外生產基地分散風險。鄒永芳說,增加產能除本地南北運送外,還可以外銷到東南亞、大陸,“可以發揮兩岸優勢,相互支援,經營大中華市場。”
早在過去,榮成紙業就曾因廢紙成本過高而大感苦惱。與其他紙廠尋找替代原料、開拓海外回收渠道不同,榮成紙業此次選擇返臺投資,既能減少成本,又有政策優惠,不失為一種在無奈情況下的明智選擇。
注:以上貨幣單位為新臺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