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近日,中國經濟網發表的一篇題為《丟掉拐棍建樹理想中國造紙業才能行穩致遠》的文章引發了造紙行業的關注,作者來自上海某經濟研究院,文中提到了目前中國進口廢紙及利用的情況,列舉了數據并提出我國造紙行業“應同心協力共御洋廢紙,絕不允許任何人只顧眼前利益,以各種借口,倡導洋廢紙進口,只有丟開進口廢紙的洋拐棍,建樹起理想的燈塔,才能繼承先人的榮光,發揚光大,在不斷創新、趕超先進的大道上行穩致遠。”的觀點。
傳統行業如何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是我們造紙行業長期以來一直在討論的話題,并不斷探索,作者及所在機構站在行業外為造紙行業出謀劃策,我們首先應該表示感謝,中國造紙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社會的關注,也需要更多有識之士來出謀劃策。
但是從文章看,作者提出觀點的論據多來自網絡信息,作者本身對造紙行業并不了解,也沒有實地的調研或者采訪,也或者是有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導致了作者提出的觀點,與當前國家的環保政策并不相一致,對當下中國造紙行業的發展也不適用。
早在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在講話中提出: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他強調要大力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造紙產業,特別是以廢紙為原料的造紙,制漿過程簡約,而且能耗低、污染少,是典型的循環、低碳、生態、可持續發展行業,研究生態環境的學者把“廢紙”稱為“城市森林”。
廢紙既是“森林”,自然就不會是“垃圾”。而作者在文章中寫道“洋廢紙……是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必須攻克的最后堡壘。”顯然是把進口廢紙、固體廢物與洋垃圾幾個概念混淆了。
筆者查閱了海關總署近幾年發布的幾項重要文件,作為海關的檢驗機構,對進口產品是否為固體廢物的判定首先考慮的是檢驗標準和依據,GB34330-2017《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是現在固廢鑒別的唯一標準。該標準是2017年才發布的國家強制性標準,視作法規,強制執行。從標準來看,目前進口廢紙確實還屬于固體廢物(廢紙作為資源與廢物是否有區別,此處暫且不論),但是在2013年1月31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海關總署關于加強進口固體廢物監管嚴厲打擊“洋垃圾”走私的通知》,將“固體廢物”定義為國家實施進口許可證管理、可以循環利用的再生資源;“洋垃圾”的定義則是在《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中所列境外產生的電子垃圾、生活垃圾、醫用垃圾、工業礦渣、舊服裝、建筑垃圾等。顯然,固體廢物不等于洋垃圾。屬于固體廢物的進口廢紙,也就不會是洋垃圾。
而且更為關鍵的是,廢紙與已經被完全禁止進口的廢塑料、廢鋼材不同,是目前污染最低、最符合循環經濟要求的造紙原料,對于缺乏原生漿的我國來說,廢紙資源是我國成為造紙業強國的堅實基礎。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造紙工業2018年度報告》,2018年我國共消費廢紙漿5474萬噸,占全部紙漿消耗總量的58%,其中用進口廢紙制漿占16%、用國產廢紙制漿占42%。全國造紙產量排名前30位的企業,19家企業里都有生產線用到廢紙造紙。這些數據充分說明,廢紙是我國造紙行業不可或缺的原料,而占到16%比例的進口廢紙是除了國產廢紙、進口木漿外,我國造紙的第三大原料來源,是第四大原料來源國產木漿和第五大原料來源非木漿(葦漿、蔗渣漿、竹漿、稻麥草漿等等)之和。
為什么造紙行業內不提倡現階段貿然將進口廢紙全部取消呢?
首先來說,這對減少洋垃圾進口并沒有實際意義。前文提到了,進口廢紙本身不是洋垃圾,而且現在進口廢紙的含雜率已經降到了0.5%以下,也是理論上廢紙可能的最低含雜率,尤其是海關檢驗檢疫機構在國外、國內兩道嚴格檢查后,隨進口廢紙進入國內其他雜質的數量已經微乎其微。即使有極少量可能帶入的雜質,通過國內造紙企業在生產工藝、廢渣利用等環節的創新與投入,已經可以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固體廢物的零排放在某些企業已經達到。
其次,我國造紙行業長期面臨纖維原料短缺的現實,國內生產原生木漿的數量不足,增長空間有限,國內可回收使用廢紙的利用率已經接近極限,非木漿雖然有發展前景,但是短期內還面臨規模化生產與環保的技術難題,增量不會很快。因此只能通過從國外進口纖維原料來支撐行業的發展,這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外匯,還增加了中國企業發展的對外依存度,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據中國造紙協會年度報告,2018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量10435萬噸,較上年減少了6.24%,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造紙行業產量下降最快的一年,這里面有國內宏觀大環境的影響,而進口廢紙量的大幅下降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不僅給企業帶來了經營風險,也給上下游的回收、裝備、化工、包裝、印刷、物流等多個相關行業帶來了影響。
從2012年起,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把“穩中求進”作為中國經濟工作的總基調,而造紙行業的發展也一直緊隨國家這一方針,用轉型升級推動了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然而如果沒有“穩定”的原料供應,行業的“前進”就沒有了保障。對于引起爭議的文章,提出“丟掉洋拐棍”后,造紙行業才能“行穩致遠”,既是對國家環保政策的片面和錯誤理解,也是對造紙行業缺乏基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