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凹印中經常會出現需要滿版或大面積實地印刷的產品,這種情況下的印刷故障與一般產品的故障有所不同。
滿版和大面積實地印刷,分為滿版白墨、滿版色墨、大面積白墨及大面積色墨4種情況。
1.滿版白墨
這種情況較為常見,新制的電雕版印刷滿版白墨時不會出現什么問題,惟一令廠家頭痛的問題可能就是上墨量太大。
假如考慮到白墨成本,而又不得不維持較大的上墨量時,比如客戶要求復合鍍鋁膜不能有白點,或襯鋁箔時白墨顆粒不能粗糙等,廠家就會考慮以價格較低廉的白墨彌補上墨的損失。
這就產生了第一個問題,即質量較差的白墨會導致刮刀和版滾筒磨損加劇,從而降低刮刀適性和版滾筒的使用壽命,這在滿版白墨印刷中是屢見不鮮的。出現該問題既有廠家過于單純地考慮油墨成本問題的原因,也有白墨本身的原因。
在凹版印刷中,白墨制作相對簡單,價格也比其它色墨低很多,只需將鈦白粉、樹脂上砂磨機一磨,再加點配方溶劑、助劑攪拌一下就灌裝出廠。
質量較差的白墨,色相偏黃倒還在其次,最擔心的就是鈦白粉細度達不到要求,或在樹脂中分散性差,導致油墨的印刷適性差。
我們知道,鈦白粉屬于無機物,它與屬于有機高分子的各類樹脂從本質上說是不能很好融合的,因為極性不同。
此外,一些廠家在做白墨時,除了把鈦白粉作為顏料,更多的是作為填料加到樹脂中,因為它價格低廉,這是導致刮刀、版滾筒壽命降低,印品質量周期性不穩定的直接原因。
印刷過程中,由于鈦白粉硬度大,顆粒粗,加上靜電影響和樹脂量的減少而不斷聚集,就形成了對刮刀、版滾筒的雙重磨損。
有時候,在清理白墨槽時,會發現很堅硬的白色沉淀,這實際上就是鈦白粉沉積凝聚形成的。質量較差的或鈦白粉用量較多的油墨,較容易發生這類凝聚。
因此,我們在實際印刷中應當考慮綜合成本,用廉價的油墨可能省了幾十元錢,但是如果一個本來可以印50萬米的白版滾筒,只印了20萬米甚至十幾萬米就報廢,是很不值的。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不相容性。
在實際生產中,有可能前五六色是一個廠家的一種油墨,而白色是另一個廠家的同類型油墨,這就會產生小相容性。
從理論上說,應當盡量使用同一個廠家的油墨,但實際上卻未必做得到。
后色與前色之間,特別是色墨與白墨之間的相容性問題會變得非常嚴重。一般所遇到的相容性故障現象大致有黑字重影、圖文鏤空、水紋、圓圈等,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樹脂、顏料分離,上墨困難。
問題當然可以解決,但重要的是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衡量的標準要看是否對印品質量有顯著影響,如圖文邊緣鏤空問題,假如下工序是復合鍍鋁膜,鏤空部分反光就會比較明顯,假如內層為普通PE或CPP,就不會有什么影響。
2.滿版色墨
色墨主要指藍、紅、黃三原色墨和相應的一些專色,如深藍、中紅、橘黃等。滿版色墨印刷中容易出現下列問題。
(1)斜紋
滿版色墨中容易出現的第一個印刷問題是斜紋。
斜紋相當普遍,形態變化也不規則,在長紋和短紋交界處會呈現很復雜的界面,甚至會表現為連續短斜紋。
通常,在解決這類問題時,較容易想到壓印滾筒,例如壓印滾筒本身的問題:同心度差、重均差異,表面磨制較差,硬度較低等。或是壓力問題:壓力過高,左右不平衡,導柱、導套配合誤差,導柱整體松動等。
雖然原因復雜,檢驗方法卻很簡單,只要把壓印滾筒掉個頭,看看印刷斜紋有無明顯變化,就可以判斷是否是壓印滾筒的問題。
例如,原先薄膜印品一端斜紋較密,若將壓印滾筒掉頭后試印,卻發現另一端斜紋較密,基本上就可以判定問題所在。
有時,斜紋也會由油墨問題引起,尤其是在彩印廠自已配制專色油墨時,表現多為連續性短斜紋。
這時應注意將油墨上攪拌機攪拌,并在印刷時過濾。
(2)水紋、指甲痕和圓圈紋
多發生在加人大量白墨的專色墨調配中,如淺藍、玫瑰、淺紫色,其共同點在于中心部分泛白,根源在于白墨與色墨之間不能很好地互相分散、融合。
假如在原色墨中也發生類似深淺不一的紋路,則是油墨本身品質如抗靜電性等不佳所引起。
3.大面積白墨
滿版白墨存在的問題在大面積白墨印刷中同樣存在,但是具有大面積白墨上墨的印品又具有其特殊性。這里所指的大面積即在版滾筒的軸向或周向有明顯規劃的空白未電雕部分。
通常在印刷時由于白墨的特殊性需要用硬刀,且壓力較大。
即便如此,也會在印刷中途不斷在空白處出現霧狀臟污,較為頻繁,這是它的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產生與普通圖文黑版在印刷過程中的臟污在原理上有相似之處,黑墨、白墨都屬于無機物(顏料)與有機物(樹脂)結合。
因此,衡量一家公司的油墨質量如何,主要看黑白兩色的印刷適性、色相及是否容易出現臟污。
雖然同是臟污,但具體表現形式卻不盡相同。
黑墨臟污是因為隨著炭黑減少、樹脂增多及在版滾筒對油墨的長時間剪切作用下,引起油墨流體的粘滯系數增加,樹脂對版滾筒鉻層親和力增加,最終使刮刀無法刮凈。
白墨臟污卻是由于鈦白粉密度大,顆粒粗易于沉淀聚集,樹脂在油墨中局部不均造成,會顯得時輕時重。通常要加入大量快干溶劑如乙酸乙酯,主要還是為了增強溶劑的溶解力,從另一方面緩解刮刀的沉重壓力。
由此可見,在衡量一家公司生產的白墨的好壞時,不僅應當注意固含量和初始粘度,還要注意印品是否細膩、潔白及墨中的樹脂含量。
大面積白墨印刷的另一個常見故障是當大面積白墨與前色有套印關系時,極易產生套印不準,這是大面積白墨作為最后一色時的一大特點。
正常印刷中白墨刮墨刀的壓力實際在588kPa(6kg/cm2)以上,最高可達981kPa(10kg/cm2)以上。
假如這時突然出現臟污,需要調整刮刀,整機運轉馬達對白版的力矩瞬間必然發生較大變化,收卷張力控制系統來不及調整,就引起收卷張力變化。
由于白色是最后一色,不存在中間色序較穩定的張力閉合狀態和較恒定的薄膜相對套色位移,必然發生拉扯,產生較嚴重的套印不準。
有時甚至會導致電腦反饋系統無法調整,從而被迫停機。
因此,應做好以下兩方面:
①選用品質較高的白墨,在實際生產中批量地檢驗其印刷適性。
②印刷狀態不理想時,應當機立斷,停機調整,甚至可以主動在換卷時停機調整,而不應過于應付,勉強工作。
4.大面積色墨
滿版色墨在印刷中的諸多問題,如斜紋、水紋等在大面積色墨中基本存在,在此討論一個比較特殊的問題──“麻點”問題。
“麻點”是指在大面積圖文的空白處產生細微的點狀油墨顆粒,而且在某一部位會比較密集。此問題是刮刀問題,但只出現在大面積色墨印刷轉移上。
在印刷中,為避免大面積上墨時帶來的刮刀柱油墨不均和疊加色相誤差,通常要將刮刀角度減小,且觸點較接近壓印滾筒與版滾筒的觸點。
相對距離都有利于細微的油墨顆粒穿過刮刀的拱形縫隙,噴在薄膜表面,尤其是在刮刀刮完軸向大面積圖文部分的油墨,轉向空白部分的瞬間,刀尖有一個抬起的間隙,這對于細微顆粒說已經足夠了。
至于噴出后在什么位置聚集,則受到薄膜表面印刷產生靜電的影響,這不是主要因素。
調整對刮刀的要求,除上刀時盡量平直外,還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刃部增加1mm~2mm,盡量使用軟刀,刮刀角度不小于50°,最終達到令客戶滿意的印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