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新春開工,股市與紙市雙雙開門紅。經歷了2018年不斷下行的紙業市場與憋屈了一年的股民一樣,望紅軍、盼天明……
在需求不足的大環境下,產業若想贏利,無非就是“減少供給”和“提高價格”兩招。在限外廢與查散亂污取得階段成果后,進入2019,手中的牌,僅剩下“漲價”這一招了。
造紙廠的意外傷亡事故,可以解讀為漲價誘因;貿易談判的良好預期,也解讀為未來向好;股市連拉長陽,也刺激著大家的預期;
朋友圈曬漲價,公眾號吹漲價,不亦樂乎。期待紙價“暴動”,連豆腐塊文章也能閱讀幾萬。
就像本號上篇文章說的,反正漲價是零機會成本下的有益嘗試,漲上去就能馬上改善營業額,管它呢,先漲了再說,以為紙市是股市。
紙市真與股市一樣嗎?
股市上漲時,往往表現為交易活躍,量價齊升是形容股市向好的經典指標。然而,紙市卻不是股市。股票的階段換手率可以從1%提升到100%甚至更高,而紙市交易量卻不可能短時內起伏如此之大。因為紙市的成交量是受制于真實需求的,去年一個月用10000噸紙,不可能今年漲價后你能用到20000噸紙。
即便如此,為什么人心思漲呢?沒招了,只能漲啊!生意好時,不都積極外出打工嗎,沒事做,肯定聚到村口賭博嘛!
如此說來,賭博的好處,真的就在于可以把盤面變大。辛苦上班一個月,收入才5000,賭博一天,輸贏的尺度何止5000?
但誰都知道,通過賭博把利益加速變現,唯一的缺點,就是不長久。
紙業包裝市場也是一樣。你家倉庫也就那么大,原紙庫存頂多用一個月的,漲價了是能多賺很多錢,但價格下跌時,那部分賺來的錢又會偷偷溜走的。
紙市的漲跌,在需求端不足的情況下,更多地體現為產業鏈條的利益分配。比如漲價時,原紙、紙板、紙箱的利潤占比可能是6:3:1,跌價時又會變成2:2:6。價格變動,就是產業鏈的某一環節,盡量把利益往自己這邊拉。
不從體系上解決這個問題,這種無休止地、無價值遞進的追逐游戲便不會終止,產業環境也不會得到改善。
若真想炒作獲利,還不如去股市,那里流動性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