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據央視新聞移動網消息,江西鷹潭警方近日對外公布了一起涉案金額超過10個億的增值稅發票虛開大案。
案件線索來自于國家稅務總局鷹潭市稅務局稽查局,他們在2018年5月發現,當地余江區區城集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新注冊的公司,在日常經營中開具的增值稅發票,存在重大異常。國家稅務總局鷹潭市稅務局稽查人員郭新強:這些企業發票開具異常,稅負非常低,半年來銷售收入呈井噴式增長,短期內集中頂額開具發票,初次領取發票就申請增量,但申報繳納金額卻很低,進項發票沒有人工費、水電費等經營性的支出,這就說明這些企業經營不正常。
不僅如此,隨著對這些企業的資金流、貨物流以及發票流展開調查,稅務人員還發現,這些企業都出現資金回流的可疑現象。
鑒于涉案金額巨大,且牽涉企業眾多,2018年7月27日,稅務部門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將案件移交公安部門偵查。 而同一時間,鷹潭市公安局,也接到余江曉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涉嫌虛開大量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線索。
公安部門偵查發現,其中18家企業共接受了488份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涉及金額4971萬元,涉案人員通過中間人大量購買居民身份證,經代辦公司將購買的居民身份證,用于辦理工商注冊和涉稅事項,陸續注冊了建材有限公司。后初步確定,以何某某為首的犯罪團伙,先后在江西、湖南、廣西、福建、山西等地,注冊146家空殼公司,專門從事對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非法交易,并陸續向13個省市的500多家企業,虛開增值稅發票超過10億元。
據犯罪嫌疑人徐某交代:開的公司,都沒有實際經營場地和貨物交易,就是為了開票給下家的公司他們拿去可以抵扣稅款,并從中收取一個點左右的價差回報。
廢舊行業虛開發票頻發
自2008年以來,廢舊物資回收環節增值稅優惠政策的取消導致回收環節稅負加重并傳導至生產環節,成為廢舊物資行業虛開案件多發的重要誘因。其主要表現在:
一是回收企業難以取得增值稅進項抵扣,導致其稅負過重。廢舊物資回收企業的原料來源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從眾多的個體戶手中收購廢舊物資,這種回收方式約占回收總量的80%以上,這些個體人員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回收企業無法抵扣進項稅。二是從產廢企業購買廢舊物資,此種收購比例偏小。在增值稅優惠政策取消后,回收企業向生產企業銷售物資時,幾乎是按照銷售額全額繳納17%的增值稅,加上地方附加稅費,回收企業的稅負遠高于一般行業企業水平。此種情形背離了國家鼓勵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的初衷。
二是加工環節稅收優惠條件嚴苛,能夠享受優惠的企業有限。《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財稅[2015]78號)設置的條件苛刻、標準過高,政策覆蓋面窄,只有極少數利廢企業能夠滿足要求。從全行業來看,加工企業的整體稅負也很高。
三是加工環節稅收優惠難以傳導到回收環節的正規企業,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目前,廢舊物資行業稅收優惠政策僅針對生產加工環節,政策設計的初衷是依靠加工環節的稅收優惠傳導到回收環節的正規企業。但是,由于回收環節存在眾多個體人員,這些個體人員不用繳納稅收,回收成本更低,他們抬高價格從產廢者手中收購廢舊物資,形成了 “無票價”和 “帶票價”兩種價格體系,導致正規回收企業生存空間受到擠壓,不少企業紛紛停產或轉行。
廢舊物資行業存在的虛開問題,與其行業經營特點有關,也與國家的稅收政策密切相關。應對虛開問題,需要國家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同時對于回收企業及生產企業而言,應當通過改進交易模式、優化交易鏈條、完備交易材料等內容,避免虛開發票的產生。
廢舊行業稅務專項整治會否再起?
2017年,安徽、上海鋼材虛開增值稅發票曝光,隨后廢舊行業開展稅務專項整治,老鐵們應該還記憶尤新。這次江西再次爆出虛開發票大案,小編問了一些江西的廢鋼老板,暫時都說沒啥影響,后期估計票會查的緊一點,不正規的可能會出事,正規發票沒啥問題。
這次是否會像17年那樣持續發酵,目前還不能下定論。
目前,廢鋼進項稅發票普遍難開,不少老鐵的生產和正常交易都受到了影響。據了解,協會方面正在協同工信部原材料司向財政部建議“廢鋼行業執行全國統一的稅收執行辦法”,建議能否能夠被采納、政策何時落地都存在未知數,2019年,無票可尋或開票額受限制的尷尬局面還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