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中國經濟整體面臨轉型,未來造紙該何去何從?發展趨勢如何?中美貿易戰對造紙行業又有何影響?這一系列問題是所有造紙同仁都繞不開的。為此小編選編中國造紙研究院周在峰的一篇特稿,此文成稿于2018年7月,可能有些數據或結論已有些改變,僅供學習與參考,您對這些問題有何高見,也歡迎投稿,一起來參與討論。
新時期一些造紙問題的思考
周在峰
造紙產業風云變幻警示企業須審時度勢
2018年剛過半,造紙行業卻已深處產業政策、國際環境的風云變幻之中,市場的跌宕起伏,原料的日趨緊張,各地的產業調整,環保的高壓倒逼,正在給中國造紙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這是造紙市場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推進的必然結果,也是造紙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歷程。造紙行業要積極把握當前的形勢變化,快速適應由此帶來的市場調整,用戰略思維構建起企業的防火墻,避免不確定因素沖擊所帶來的風險。
這些影響因素有的看似影響很大,而實際上并不會產生很大影響;有的則從產業鏈上動搖根基,對產業未來發展影響深遠。我們不妨針對當前的中美貿易戰、洋垃圾禁止進口等幾個熱門的事件重點分析,理清不同的因素所造成的影響,避免產生策略上的誤判。
中美貿易戰對造紙業有一定影響
中美貿易戰已經歷經多輪談判,沖突與緩和交替,牽動了業界各方高度關注。但是美方不顧事實,依然于6月15日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對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征關稅措施。中國政府奮起反擊,決定對自美國同等金額進口商品實施同等程度的征稅,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檢索了美方的清單發現,產品主要涉及工業機械、航空航天工業部件和通訊技術等,沒有直接對造紙及相關產品進行征稅,但作為外貿產品包裝的主要服務產業鏈,造紙產業也將不可避免會受到一定的間接影響。
其實在國務院的解讀中明確表示,美方對中國上千種、金額約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25%關稅,將實質性改變這些商品的對美貿易條件,影響這些商品的生產企業和貿易企業及其上下游關聯企業的生產和經營。
造紙產業就是上游的關聯企業,但中美貿易戰能夠對造紙產業造成多大影響,業界雖然有所判斷,但對于影響多大,還不能從數據上有直觀感受,在此我們不妨大致做個測算,以便業界更準確地把握和判斷。
由于各類產品的包裝成本無法準確計算,暫且依據小米手機紙盒包裝10元的成本來作為參照指標,小米手機的售價大致在1000-2000元,推算出包裝成本大約在0.5%——1%。以500億美元價值計算,包裝價值為2.5——5億美元,合人民幣16.54——33.09億元,如果這些包裝中一半采用紙包裝,紙包裝的價值將為8.27——16.55億元,而紙包裝成本中紙張成本約占60%,紙張價值約為5——10億元,以包裝紙5000元/噸的價格來算,折算成造紙的產量約為10——20萬噸。
由此可見,中美貿易戰對造紙產業的直接影響,也就是一個中小型包裝紙企業的產能。對于中國包裝用紙6800萬噸的總產量來說,僅占0.15%——0.29%的比例。而且中間還有包裝業作為一層緩沖環節,傳導到造紙業時,影響已經被市場化解了。
總體來看,中美貿易戰雖然會對造紙產業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不大,不必過于擔心。但不可忽視的是,當前美國發起全球范圍內的貿易爭端,將影響國際貿易的健康發展,隱性影響反而可能是未知的風險。
另外,在中國的清單中,含有一定數量的化學品,部分產品應用在造紙生產中,這對國產造紙化學品反而是一次機遇。
廢紙進口政策可能動搖產業根基
6月24日,國務院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將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嚴厲打擊走私,大幅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力爭2020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這一表述可以看作是國家未來對固廢的基本政策,對大量使用進口廢紙的造紙產業來說,無異于一場原料革命,將從根本上改變造紙原料供應格局,對造紙產業影響甚大。
禁止洋垃圾政策已經執行一年時間,進口廢紙今年明顯減少。6月19日,國家有關部門公示今年第14批限制進口類產品明細,令人遺憾的是,這次根本就沒有廢紙進口的份額!半年來,前13批次批準的廢紙進口數量僅為1084.21萬噸,而且近幾次核準進口數量越來越少,第14批次索性為零。
2017年雖然已經開始了廢紙進口限制,但主要集中混雜廢紙,全年核準進口總量為2806.88萬噸,最終實現進口總量為2572萬噸,已經處于自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按照目前的形勢,預計2018年全年的進口廢紙總量將再次創新低。
2010——2018年中國進口廢紙數量及增長率
廢紙是造紙行業重要的原材料,目前已經占到造紙原料的65%。其中進口廢紙漿占21%。根據統計2017年全國廢紙用量為7857萬噸,除去進口2572萬噸,剩下的國產廢紙用量為5285萬噸。2017年中國造紙總產量為11130萬噸,按照50%的國內廢紙回收率,能夠利用的廢紙約為5565萬噸,國內廢紙回收提升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遠遠不能填補因為進口廢紙減少所留下的空白。
按照固廢進口政策提出的2020年之前零進口,則意味著今明兩年每年均要減少1000萬噸的進口廢紙,短期內國內廢紙不能一下子提升回收率,難以填補巨大的市場空缺,最直觀的反應將是廢紙價格再度大幅提升,如果已經處于高位的廢紙價格再度上漲,將進一步加重造紙的廢紙原料成本,相應的紙張價格也將提高。
目前的紙價已經對整個產業鏈造成嚴重沖擊,經過市場多次波動調整正在趨于平衡,產業鏈價值傳導也正在理性恢復。如果因為原料結構劇烈改變,導致原料供應出現問題,將從根基上改變造紙產業的結構,以廢紙為原料的小造紙企業將可能出現倒閉潮。
進口廢紙急劇減少還將產生另外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國內廢紙的質量將繼續惡化。目前,國內廢紙回收體系還不完善,缺乏細致的行業標準,廢紙分揀率低,多次回用造成纖維質量下降明顯。
廢紙回收利用是一個綠色環保的方式,而且進口廢紙大多是一次性利用,纖維質量相對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國內廢紙質量。經過多年市場調整,目前中國造紙廢紙原料回收利用環節,基本形成國內廢紙回收利用小循環,和利用進口廢紙優化廢紙原料的大循環。如果進口廢紙短期停止供應,大循環將消失,只剩下國內小循環,產生的后果將是國內廢紙質量持續降低,造紙產品的質量將大打折扣,影響中國造紙產品的競爭力。
國際貿易市場的風云密布,看似異常嚴重,實則在國家的堅強應對中,將趨于消弭。而國家對環境保護和人民美好生活的日益重視,則對造紙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月28日生態環境部公布未按要求報送排污許可執行報告的企業清單,559家造紙企業未按要求提交執行報告,按照排污許可制度的相關規定,這些企業如果在規定時間內還不能提交報告,將有可能被進一步受到懲罰,甚至取消排污許可證,最后的結果只有停產或倒閉。外有進口廢紙受阻、內有環保約束加劇,中國造紙產業正在走到一個歷史關頭,何去何從值得業界企業家思量。
周在峰,中國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產業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