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10月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干部大會,會上宣布了部機關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并舉行了憲法宣誓儀式,23個司局級機構的新司長正式亮相。
其實,早在9月29日,有一位新司長就和大家見過面了。當天,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記者們驚奇地發現,坐在臺上的還是崔書紅。
這是一個反常現象,因為按照慣例,每個月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一般都是不同司局輪流參加的。而上個月31號的環境部8月例行新聞發布,崔書紅剛剛作為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介紹過“放管服”改革的有關情況。
“上個月也是崔書紅司長出席的發布會,今天他搖身一變,已經成為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大概是看出了記者的疑問,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一上來就解釋道,引發了臺下的一片笑聲,連崔書紅自己也笑了起來。
9月11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環境部“三定方案”,23個內設司局級機構的“掌門人”人選也隨之確定,崔書紅從環評司調任到了生態司。
而據劉友賓介紹,環境部的機構改革正在積極推進,4月16日完成掛牌,4月20日基本完成機關人員以及部分事業單位轉隸工作,8月1日由中辦、國辦印發了“三定方案”,9月11日正式對外公布。在機構設置方面,內設23個司局級機構,增設了海洋生態環境司、應對氣候變化司、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等。
“截至目前,我部各司局設置已基本就緒,各司局主要負責同志也已經到位。同時,我部還制定了‘三定’規定細化方案,正在按程序報中央編辦備案。”劉友賓說。
9月的例行新聞發布會,是環境部“三定方案”公布后的第一次發布會。因此,崔書紅也戲劇性地成為最后一個出席新聞發布會的“舊司長”,以及第一個亮相的“新司長”。
中科院生態學博士
“崔司長長期從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中科院的生態學博士,去環評司之前曾經擔任過生態司的副司長,期間參與組織策劃過很多重要的工作。所以大家不用擔心他對工作不熟悉,有什么尖銳的問題盡管放開去問。”劉友賓說。
崔書紅自己也表示,時隔一個月再次出席新聞發布會,“這次要換個話題,不談環評談生態”。他還透露,為了參加這次發布會,司里的同志為他提前準備了厚厚一大摞材料,“畢竟很久沒接觸了”。
不過,發布會上,崔書紅還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了他對生態學的專業與懂行。在回答《科技日報》記者問題時,他突然脫稿說,生態狀況的好壞,科學家的判斷跟一般人是有差別的。
“像有些地方的林木非常整齊,公園非常整潔,我們普通人的判斷肯定是好的。但是科學家看的話,就覺得這個地方物種比較單一,生物多樣性不夠豐富,是典型的人工環境。”他說。
而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書記莊緒亮和環境部衛星中心主任王橋兩位專家回答完問題后,大概是覺得他們的表述太過專業,怕記者們聽不懂,崔書紅又補充說了一段,用通俗的話把專家的表述翻譯了一遍。
發布會會后,崔書紅接受了《華夏時報》記者的采訪。他坦言,來到新崗位確實有新的挑戰,以前在環評司主要做的是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通過“畫框子”把發展的空間布局弄好;而在生態司,更突出的任務的則是把老祖宗留下來的珍貴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保護好。
“其實兩者的目標都一樣,都是保護生態和環境,防止破壞生態環境的的底線,,只不過手段有所不同。”崔書紅說。
“生態問題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今年以來,生態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環境保護部改名叫了生態環境部,全國環境保護會議也改名叫了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會上還提出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在崔書紅看來,中央此前對生態問題也一直很重視,而十八大后更是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因為生態是保障永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從現實來看,生態狀況確實不容樂觀。根據全國生態狀況變化遙感調查評估的結果,京津冀地區存在著水資源量短缺,嚴重制約區域生態安全,河流斷流和濕地萎縮突出的問題。長江經濟帶則存在中下游自然岸線開發強度大、濱岸帶生態風險較大的問題。
“調查評估結果表明,京津冀地區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9。自2000年以來,除個別年份外,水資源開發利用強度均超過100%,遠超國際通用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安全界限。永定河、潮白河等主要河渠存在全年斷流現象。”崔書紅說,“長江自然岸線保有率僅為44.0%,砂石碼頭和小散亂碼頭占了長江岸線總長度的5.4%,化工企業占用長江岸線148公里,成為長江生態環境的重大風險源。”
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后,環境部將在生態保護方面行使重要的監管的職能,包括監督各類自然保護地和生態保護紅線、野生動植物保護、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荒漠化防治等工作。
“主要通過以下四個方面實現監管,一是制定和組織實施生態環境領域的政策、規劃、標準,二是統一負責生態環境狀況的監測和評估,三是統一負責生態環境的監督和執法,四是統一負責對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進行督察和問責。”崔書紅說。
如此大力度的生態環境保護,會不會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崔書紅表示,這方面無需擔心。
以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為例,崔書紅表示,生態保護紅線不是“無人區”,也不是發展的“真空區”,不是對所有區域都實行“絕對”保護。除了法律法規有明確禁止規定的區域,以外的區域鼓勵各地合理利用生態保護紅線的優質生態資源,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機制,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再者,要對保護有效者、有利者加大生態補償力度,不能讓保護者在收益上吃虧,要讓保護者通過生態補償獲益,滿足其基本的經濟社會民生發展的需要。”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