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價暴漲的真相 紙價的行情 紙價的趨勢
“四樣中最驚訝的是紙盒子漲價”。
“四樣中最驚訝的是紙盒子漲價”。
或許消費者對紙價上漲還沒有深切體悟,但親歷2016年下半年至今的“紙價過山車”的包裝印刷行業從業者,對其卻早已由震驚轉為“習慣”。有企業在2017年共收到了六七十封提價函;有從業者稱“從業十五年沒有見過這么高的紙價”,并認為2016年下半年開始的紙價上漲已經到了“瘋狂”地步。回顧2017年紙箱人的朋友圈,“曬提價函”儼然成為一種風潮。
紙價格普漲
漲幅最高1倍以上
都說紙價瘋漲,那么究竟“瘋”到什么程度?數據有助于我們更清晰、客觀地了解。
“瘋狂”的另一個表現,則在于紙價上漲的“普遍性”。對比卓創資訊編制的中國包裝用紙價格指數(本文以瓦楞紙、箱紙板為代表)、中國文化用紙價格指數(本文以雙膠紙、雙銅紙為代表)以及中國生活用紙價格指數近一年數據(圖4),不難看出,雖存在時間間隔,但“上漲”卻是不同類型紙品價格的共同趨勢。繼2016年10月包裝用紙開啟價格上漲后,文化用紙價格在2017年也穩步提升,并經歷了兩波(2017年3~6月及2017年8月下旬至12月)上漲高潮。生活用紙價格也在2017年第三季度末開始抬頭。文化用紙、生活用紙的漲幅雖不及包裝用紙來得迅猛,但同樣較大。
關于紙價瘋長的原因,業界已達成普遍共識,“產能”成為關鍵詞。在“經濟性去產能”“環保性去產能”“新產能不足”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供給持續收縮,造紙行業的整體需求明顯提升。
“產能過剩”是2007年以來中國造紙行業的現狀。從中國造紙協會統計的2001~2016年中國紙及紙板生產和消費情況(圖5)可以看到,2007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量首次超過消費量,并在此后十年持續保持這一態勢。2016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量10855萬噸,較上年增長1.35%;消費量10419萬噸,較上年增長0.65%;產能過剩量為436萬噸。2007~2016年,中國紙及紙板生產量年均增長率4.43%,消費量年均增長率4.05%。
“產能過剩”帶來的,是行業的低毛利率和紙品的低價。
圖7統計的華東、華南、華北三地的國內箱板紙平均價也顯示,在2012~2016年10月,紙價大多維持在3500元/噸的地位。難怪很多業內人士在分析紙價上漲原因時,普遍表示,“此前紙價確實經歷了很長時間的低谷”。
但對于中國造紙行業而言,“產能過剩”并不是2007~2016年的唯一“旋律”。另外一種行動也在悄然進行。2008~2014的7年時間里,中國造紙行業共淘汰落后產能3024萬噸,其中僅2012年一年便淘汰落后產能970萬噸。
2015年后,“去產能”上升到新高度。2015年11月,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概念。當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下一年(即2016年)要重點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2016年2月,工信部對煉鋼、煉鐵、水泥、玻璃、造紙、印染等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其中造紙行業279家,初步預計“十三五”期間造紙行業將淘汰紙及紙板落后產能約800萬噸(環保部污染排放總量控制司張震宇處長《十三五總量減排要求對造紙行業發展的影響》講話中提到)。
2015年12月啟動的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對落后產能的清退起到推進作用。兩年時間里,共四批次督察工作已經覆蓋全國全部省份,部分造紙企業被點名批評,甚至被直接關停。
“經濟性去產能”與“環保性去產能”疊加,效果逐步顯露。2015年12月~2016年11月,造紙和紙制品業產成品存貨累計增長持續下降(圖9);在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造紙和紙制品業產成品存貨累計值始終在460億元附近,基本保持在較低水平,于2017年2月達到近3年最低值(431.6億元)。
一面是“去產能”,另一面則是新產能不足。圖10顯示的是2014年至2017年底造紙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變化情況。2014年2月,造紙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達到2013~2017近5年最高值,22.97%,此后雖有短暫反彈,但總體趨勢一路下跌,在2015年12月~2016年6月累計同比變為負值,最低為2016年2月的-17.30%。
廢紙進口受限也限制了新產能投放。2017年8月10日,國家環保部正式發布《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征求意見稿)》,擬從2018年1月1日起禁止未分類廢紙的進口。招商證券研究報告稱,2016年我國實際進口廢紙2849萬噸,其中標號廢紙共2281萬噸,占比80%;混合廢紙568萬噸,占比20%。作為包裝用紙重要原材料且主要依靠進口的廢紙,其進口受限,抑制了新產能投放。
造紙十年撥云見日
而隨著廢紙進口政策收緊,不受廢紙進口限制,擁有豐饒森林資源、廉價勞動力成本以及廣闊市場空間的東南亞成為紙企新的掘金地。2015年12月7日,玖龍旗下正陽紙廠(越南)年產44.28萬噸的高檔包裝紙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17年8月8日,項目2號機——年產35萬噸牛皮箱板紙項目試產成功。越南理文年產42萬噸瓦楞紙項目也在2017年3月8日順利投產出紙。以牛卡紙為例,理文集團董事主席李文俊表示,集團早前將2萬噸內地生產牛卡紙在越南預售,結果兩星期內極速沽清,而且越南的售價比內地高約15%,但成本卻與國內差不多。
當然,紙價上漲對造紙行業帶來的最重要影響,則屬“十年陰霾”后的撥云見日。
2018年1月2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營收和利潤情況。其中,2017年,“造紙和紙制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收15413.1億元,同比增長13.7%;利潤總額1028.6億元,同比增長36.2%;利潤增速比營收高出了22.5個百分點。,中國造紙行業毛利率也在2017年底達到自2012年至今的歷史最高水平15.64%。
資本市場的表現同樣矚目。圖16可見,自2015年第一季度開始,造紙板塊的單季度營收同比增長持續高于全部A股,二者絕對差值不斷擴大。其中,2017年Q4階段,造紙板塊的單季度營收同比增長達到最高值68.12%,比全部A股單季度主營收入同比高出41.6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造紙行業市場集中度也在進一步提升,國內企業兼并重組成為趨勢。比如2017年歲末,山鷹紙業宣布以19億元現金收購福建聯盛紙業100%股權,創造了中國造紙行業發展歷史上最大一筆國內企業間的現金收購。
短期內,紙價上漲勢頭許將繼續延續。尤其是包括“中央環保督察常態化”“環保稅替代排污費”“排污許可證推行”“廢紙配額持續收緊”“自備電廠審核趨緊”在內的環保5大制度的持續作用,或將進一步推動行業格局邊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