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 周年,40 年來,中國造紙行業一直處于高速增長的態勢,整體來看,當前造紙行業的基本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但卻遭遇著異常復雜的局面,各種不確定因素時刻潛伏著。這些變化不是企業自身所能左右,在宏觀、政策、國際、市場、環保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系統性風險不斷積聚,各種風險有的長期存在,有的可能會在短期被激發。如何面對未來,順應發展規律,規避不可預測的風險?對此,記者對中國輕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造紙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曹振雷博士進行了采訪,希望行業專家的觀點能為業內同仁提供參考和思路。
“2016年大喜大悲,2017年一路高歌,2018年提心吊膽、戰戰兢兢。今年是風險很多的一年,一直站在高位如履薄冰。”曹振雷博士用一組排比詞組形象地描述了過去兩年和當前造紙行業的現狀,對行業的擔憂和對企業的告誡之情溢于言表。
2017年,在紙張價格持續上漲的影響下,造紙行業整體經營形勢良好,取得了近幾年來最好的業績。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中國紙及紙板的產量達到12542萬t,連續第二年超過1.2億t,同比增長3.09%。造紙行業利潤總額為636.85億元,同比增長58.52%。業績數據非常靚麗,不僅全行業利潤大漲,增速也是近年來最高,大部分企業都賺的盆滿缽滿。曹振雷博士表示,喜人業績的背后是不同紙種迥異的發展軌跡,企業不同的發展模式也左右著各自的未來命運。
紙種發展存在差異 生活用紙維持平穩
作為造紙行業的權威人士,曹振雷博士對生活用紙產業的發展和問題看得非常清楚,他建議生活用紙企業要對質量管理和經營模式多下工夫進行研究。目前排名靠前的幾個品牌都經歷了多年的市場積累,原料穩定、品質較好、產品多樣,研發的新品不斷投入市場,市場細分過后更加專業,品質也更高。但同時,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的新進入者,雖然產能較大,但沒有打出品牌,甚至只能作為原紙生產商,這樣很難做成大品牌。如果一個企業只靠產量大來取勝,那就只能走低端路線,利潤微薄。
現在的銷售模式也在發生巨大的改變,由于生活用紙主要面向終端消費者,更加適合網購。網絡銷售成為生活用紙增長較快的銷售方式,網絡有言“假如你用了一次維達的廁紙,往后不用了那一定是缺錢了。”這是對紙品質量最好的注解。大企業之間沒有太多價格戰,基本可以維持平穩。企業的競爭最后體現在質量的競爭力和品牌的影響力。
市場機會稍縱即逝 特種紙需要科技強基
曹振雷博士表示,特種紙產業的發展與生活用紙相似。生活用紙賣給老百姓,如果沒有足夠的品牌影響,漲價就沒人買,特種紙賣給企業,漲價也一樣沒人買,因為特種紙需求量有限,只有在技術上有足夠的優勢才能贏得市場。但是現在存在一種現象,市場上推出所謂的“復合紙”,卻包含著相當比例的化工材料,甚至是塑料等,復合的各種材料不容易被分離和降解,嚴重破壞了整個回收系統,這是污染轉移,應該引起造紙界人士的警惕。不要被所謂的“高科技”蒙蔽了,這種做法很危險,不能以特種紙的名義壞掉整個造紙生態鏈,行業應該發出聲音堅決反對。
特種紙行業很特殊,應用領域很寬,但用量相對很小,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但是目前特種紙行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沒有核心技術,也缺少新技術,抄襲現象比較普遍。如果沒有開拓出新的路徑,就不可避免地會存在惡性競爭。特種紙作為高科技產品,其研發創新的程度遠不能匹配社會的發展進步,這是不可取的,因為沒有科技創新,就沒有“根”,如果我們只是在吃老本,未來一定會受到市場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