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這就是污泥造出的成品灰紙板,我們通常見到的臺掛歷夾層就是用這種紙加工的。”龍游經濟開發區榮懷污水處理廠二期廠房內,工人正在熟練地整理烘干的灰卡紙,一張張規格150×90厘米,厚度僅1.5毫米的紙板切邊、印花、打包后,被運入倉庫。負責人周渭介紹,經濟開發區污水大部分來自造紙企業,纖維含量比較高,脫水污泥加入廢料纖維打漿,就成為低端灰紙板原料。
“造紙流程其實跟普通的并無差別,只是原料和添加的都是廢料。”走進生產廠房,只見機器轟鳴運作,打漿池內灰色污泥經過切紙機后,成型為初道紙板。相鄰的冷壓廠房內,一員工邊熟稔地在每張紙板間鋪上過濾網邊介紹:“25分鐘左右冷壓一次,每次冷壓300張。”紙板初成型的含水率在60%左右,經過第二道冷壓脫水后可降至20%。
“最后送入蒸汽烘干,除味殺菌。”周渭介紹,自2013年開始污泥造紙項目后,機器更新和技術改進也在升級。冷壓處理環節升級還專門添加了除味設備。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異味較小,成品紙也定期送第三方外檢,重金屬殘留等重要指標均合格。“一開始每月都監測指標,生產技術穩定后,逐漸延長至每季度或半年一次。”
周渭相告,按照污水廠日處理50000噸污水量計算,其中有40噸為污泥。污泥原本采用填埋方式處理,處理費用為每日10000元左右。用作造紙后,不僅直接節約了這筆處理費用,還增加一部分利潤,實現污泥的再利用。“現在正在為下半年的旺季積累庫存,售價為4元左右一張,日產3500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