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份,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7年我國造紙和紙制品業的相關數據。由于此份數據了整合了造紙業和紙制品兩個行業,因此很難區分造紙業或紙制品業單個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及增幅。
不過,通過聯系紙制品企業老總以及查找與紙制品(紙板、紙箱、印刷)相關企業的2017年年度業績,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2017年紙價的大幅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推高了紙制品業的利潤率。
紙制品相關企業公示2017年年度業績,行業利潤率得到提升
2018年轉眼就進入了2月份,不少紙制品相關企業發布了2017年業績快報或預告,呈現一片大喜之態:
長榮股份預計實現凈利潤1.36億-1.63億元,同比增長0%-20%;
勁嘉股份全年營收29.45億元,同比增長6.06%,凈利潤5.77億元,同比增長1.02%,彩盒產品收入同比增長42.7%;
美盈森發布預計全年營收28.6 億,同比增長28.8%,凈利潤為3.52億,同比增長57.6%,其中四季度實現凈利潤1.04 億。
雖然仍有一部分企業因為環保、紙價上漲、經營不善等原因出現虧損,甚至倒閉,但始終是少數。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造紙和紙制品業中:
2017年規模以上企業數為6681家,同比2016年的6704家僅減少了23家;
2017年虧損企業數僅為677家,與2016年相比減少了74家,全行業虧損企業虧損總額為41億元,同比下降了46.8%;
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15203億元,利潤總額1028.6億元,分別同比上年增長13.6%和36.2%。
從以上三類數據可發現,即便是造紙企業和紙制品企業數量相加,2017年退出市場的企業也不過為23家,虧損的企業數量也僅有677家。而同時,造紙業和紙制品業主營業務收入及利潤總額卻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
因此筆者認為,在2017年,紙價瘋漲雖然在某些月份導致部分紙制品企業無法快速轉嫁價格壓力,從而陷入虧損或利潤下滑。但從全年來看,卻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紙制品企業的在終端市場的話語權,促進了價格上漲的落實,提高了全年利潤率。
紙價大幅上漲,紙制品業利潤率為何反而推高?
當然,以上僅是大概的說法,事實上還得具體分析。在一般的認知中,紙制品業在整條產業鏈中地位較為弱勢,無論是面對造紙廠還是終端企業,話語權都還有待加強。因此,受2017年紙價瘋漲的影響,在許多人的眼中,紙制品業的盈利水平降低。
可真的是這樣嗎?按照前文所列的數據來看,答案是未必!而且從2017年1-12月份造紙業和紙制品產品出廠價格指數來看,1-4月份,紙價和紙制品價格漲幅不大;4-8月份,漲幅變快;8-10月份,漲幅較大;10-12月份,價格快速下跌。
可見,紙價和紙制品價格是呈正相關關系的,紙價越高,紙制品價格也越高。雖然在紙價漲幅較大的月份,如8-10月份,紙制品價格的漲幅不及紙價的漲幅;但在價格下跌的月份,如10-12月份,紙制品的價格跌幅卻低于紙價的跌幅。
換而言之,如果紙價漲幅小,紙制品企業可能不會和終端企業談漲價之事,畢竟漲幅小,雖然會少賺點,但不用得罪客戶。可如果在造紙廠短期內多次漲價,累計漲幅達百分之二十以上時,紙制品企業為了不虧本,便會和終端企業重新擬定價格。
并且,2017年的紙價整體上是上漲的,只有在3月份、10月份、11月份、12月份出現過下降,因此這種局面促使紙制品企業不得不就漲價問題上達成一致,從而帶動整個行業利潤率的提升。
當然,紙制品業轉嫁價格壓力的時間還是滯后的,所以會出現8-10月份,漲幅不及紙價的漲幅的現象。不過也正因此,10-12月份,紙制品價格的跌幅小于紙價跌幅。
此外,有部分紙制品企業資金實力雄厚,現金流充足,加上敢于冒險,對價格形勢有著充分的認知,會在紙價低位時補庫存,到高價時賣出,獲得更為豐厚的利潤。
總而言之,對于紙價大幅上漲,我們不能一味的去否認它對紙制品業利潤率的作用,要用更為全面的眼光去看待。畢竟,引起終端企業對紙制品業足夠的重視、紙制品價格上漲落實得相對較好,這都是不可回避的事實。
當然,這也并不是說,紙價越高越好。因為紙價漲跌過于頻繁,會令行業人士在折騰中倍感焦慮,同時紙箱替代物的出現,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擊紙制品業的發展。凡事有利有弊,在已經到來的2018年,做好本分,選擇對自身有利的發展模式,去迎合市場,總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