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磚廠工人逆襲到湖北拍馬紙業集團總裁、駿馬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連任三屆人大代表。曾帶領一家瀕臨倒閉的村企,把最初的800萬產值做到如今的81.6億元。這位擁有如此傳奇色彩的企業家究竟是誰?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吧!找紙張就上紙引未來網。
從工人到廠長
靠的是拼搏和睿智
楊先龍是湖北拍馬紙業集團總裁、駿馬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還連任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一開始也只是個磚廠工人。經過自己的努力與不斷學習,10年后當到了磚廠廠長,并帶領一家瀕臨倒閉的村企,把最初的800萬產值做到如今的81.6億元。而這超過一千倍的增長神話,全部是在實體經濟中產生的,用楊先龍的話說就是“一直脫虛就實”。
楊先龍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1975年,才15歲的他在生產對當政工員。1980年,楊先龍開始到當地的一家磚瓦廠當工人。十年時間里,從普通職員做起,然后再到班長、車間主任、會計、副廠長、最終成為了廠長。
由于當時磚廠做的比較成功,而且楊先龍又和區里打的交道比較多,善于按市場經濟規律,提出自己的建議與看法。于是,區里的領導就建議讓楊先龍回到老家拍馬村,繼續搞企業。
1990年,楊先龍回到了拍馬村,當時村里只有三家企業,而且都和紙行業相關,分別是油氈原紙廠、牛氈廠、紙箱廠。但是楊先龍并沒有直接就管理企業,而是頂著“分管領導”的頭銜去跑業務,當一個簡單的銷售員。在跑了近四年銷售期間還學會了財務管理。
而在這近4年的時間里,村里的企業也新上了兩條生產線,一個投資了200萬元,一個投資了350萬元。楊先龍看準市場之后,果斷上馬新項目,一年就盈利了,產值過千萬,利稅上百萬。
紙箱廠一年扭虧為盈
聞名業內遠銷海內外
1976年由村民自籌資金,創辦了拍馬村第一家集體所有制企業——黃板紙廠,從此拉開了拍馬人興辦集體企業的序幕。1980年代初,初嗅到改革春風的氣息,加上黃板紙廠創收,又先后創辦了油氈原紙廠、牛氈廠、紙箱廠。
1990年,拍馬村領導班子帶頭集資,全村自籌資金200多萬元,成立湖北拍馬紙業公司,并興建年產2000噸的牛皮紙廠。1993年下半年,楊先龍自告奮勇,當了一個正值虧損的紙箱廠的廠長。通過一年時間,楊先龍把生產經營搞順了,隨后當選村黨總支書記。之后一年時間,這個廠就扭虧為盈,利稅超過100萬元。
湖北拍馬紙業真正走上發展快車道,是1994年以后。靠敏銳的市場嗅覺,以及對品牌價值的率先把握,1994年湖北拍馬紙業公司跟沙市的“活力28”合資辦了一個紙箱包裝廠,然后跟旺旺食品合作做食品包裝。
從此“一炮打響”,在業內聞名。2003年又引進外資,與香港嶺峰國際集團、湖北煙草物資有限公司、武煙集團合作,共同創辦了年產8萬噸涂布白卡紙生產線,從此撬開了海外市場,遠銷海內外。
“三顧茅廬”為人才
抵擋誘惑抓主業
企業發展最快的這20多年,也有遇到過困難,也有很多辛酸的往事。但總體來說“人努力,天幫忙”。
1997年,當時企業處于必須轉型升級期間,否則就有被市場淘汰的危險,于是楊先龍就到寧波去請一名工程師,幫企業上新生產線,當時對方開價要50萬元,這對楊先龍來說價格實在太高,很多次都沒談下來。而那一年,愛惜人才的楊先龍往寧波跑了100多趟。
最后楊先龍用誠意打動了他,他幫忙建好了的新生產線,隨后就產值過億元,利稅過千萬元。
曾經楊先龍也遇到過做房地產的機會,但他們抵擋住了誘惑,堅持只做紙,這是因為湖北拍馬紙業公司有傳統優勢,熟悉這一領域,又有行業基礎。制造業公司要想長遠發展,千萬不能把實體經濟掙的錢抽離去搞虛擬經濟,要抓主業,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靜得下來搞科研、闖市場。
綠色發展,共同富裕
造紙容易讓人聯想到污染,但拍馬紙業公司是良心企業,不搞污染。公司成立之初,投資了3500萬元,建了東、西污水處理廠兩座,日處理工業造紙廢水3.4萬噸,可以滿足整個集團內的造紙污水治理要求。不僅全部達標排放,而且大大高于行業標準。此外,為達到技改要求,實現綠色發展。最近幾年,拍馬紙業主動關了多家分廠,關閉了十幾條生產線。
另一個方面,則是要共同富裕,在楊先龍接任村書記和董事長的時候,村里的企業年產值只有800萬元,2016年全村完成總產值81.6億元,實現銷售收入69.5億元,上繳國家稅金75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2.03萬元。
其實從1996年開始,拍馬村的村民就已經全民醫保了。全村686戶、3213人,每年由村集體出資為村民購買新農合,村民住院甲級醫院報銷80%以上、縣級及以下醫院報銷100%;每年為年滿60周歲以上村民發放退休養老金;為大中專學生發放教育獎學金,特別困難家庭子女上大學由村資助;對特別困難村民實行生活和大病救助。
從2012年開始,每人每年為全村村民發放生活補助1500元。2016年為村民購買新農合及住院報銷151.3萬元,發放退休養老金123萬元、村民生活補助482萬元。
為了讓村民享受發展成果,2011年村民從企業利潤中每人分紅10600元,每戶平均5萬元以上,共計4300萬元;2012年村集體又拿出35%的股份計4000多萬元實行全村村民共同持股;村民在企業上班全部購買了社會養老保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