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造紙術是中國引以為豪的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然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那些曾經獨領風騷的傳統工藝正在逐漸消亡。慧聰印刷網劉逸云通過引用典籍《天工開物》并結合網絡資料編輯成文,為大家簡單闡述一下古法造紙的相關主要步驟,希望大家對古法造紙這一傳統工藝有所了解,也希望有更多的傳統匠人能夠為國家、為民族矢志堅守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文化遺產!
今年紙企遭遇了有史以來最瘋狂的漲價潮和最嚴重的環保危機,在原紙、廢紙、包裝紙、生活用紙等相關紙品價格日益攀升的同時,古法造紙這一傳統工藝再一次閃入眼簾,然而結果卻令人可喜可悲,可喜的是傳承兩千多年的古法造紙技術并未在高科技的沖擊下消亡殆盡,可悲的是如今扔堅持傳承這項文化遺產的匠人寥寥無幾。
歷史上的古法造紙名村,如西漢時期就開始從事造紙技藝的陜西北張村和蔡倫貶謫留居的山東魯莊村,這些村落歷史上祖祖輩輩都從事造紙事業,所造紙品暢銷全國,然而曾經舉村造紙的盛況早已不復存在,如今只余下仨倆老人秉承著“祖業”,為國家守護著古法造紙的遺產“火種”。
關于古法造紙,宋應星《天工開物》如是說:“凡抄紙簾,用刮磨絕細竹絲編成。展卷張開時,下有縱橫架框。兩手持簾入水,蕩起竹麻入于簾內……然后覆簾,落紙于板上,疊積千萬張。”
古法造紙五大步驟:
一、斬竹漂塘
二、煮楻足火
三、蕩料入簾
四、覆簾壓紙
五、透火焙干
斬竹漂塘
所謂“殺青”是指斬竹做原料而得名,竹材是古代造紙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盛產竹子的華南地區,尤其福建,是竹紙的主要產地,造紙的竹材以將生枝葉的新生竹為佳。造紙的工匠通常在芒種前后上山砍竹,每根竹子截成5到7尺長,然后就地開挖水塘,將截斷的竹子在水塘內浸上100天,取出時用力捶洗使青殼和樹皮脫掉,目的是讓竹材軟化。
19世紀造紙的材料來源由破布轉為木材,因為木材容易取得,成本也較低。但由于木材纖維是由木質素所組成,木質素會氧化,這就是紙張泛黃的原因,這個問題又因造紙過程中添加酸劑而更加嚴重。
煮楻足火
《天工開物》中制竹紙的第2個步驟是將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8個晝夜,經過堿液的蒸煮,原料中的木質素、樹膠、樹脂等雜質被除去。然后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清水塘內漂洗,然后再放進鍋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復進行十幾天。經過反復蒸煮、漂洗,竹子的纖維逐漸分解。
蕩料入簾
古法造紙的第3個步驟是取出煮爛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面狀,搗爛后的原料用適量的水調配,使纖維徹底分離并浸透水分,成為紙纖維的懸浮液,再傾倒入紙槽里面。然后用細竹簾在紙漿中濾取,紙纖維留在竹簾上形成一層紙膜。用純天然植物原料做的催化劑來控制紙纖維懸浮液的濃度。
這道工序在造紙過程中是最費力的,抄紙的工匠站在紙槽旁重復著舀水、抬起竹簾等動作,每次承受的重量重達20公斤。另外撈紙時還得靠經驗,抄得輕紙會太薄,抄得太重紙又會嫌厚,完全憑工匠的手法。
覆簾壓紙
把撈過紙漿的竹簾倒鋪在壓榨板上,然后小心地移開竹簾,這層紙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疊起一層層的紙頁,再以重物擠壓,排出紙頁中的水分。重物擠壓之下紙膜也慢慢成形,成為一張張四四方方的紙張,手工造紙每日每個工匠平均只能做300到500張紙。
透火焙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