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上期,APP(中國)攜手第一財經發起的“愛·永不停‘紙’”人文活動,通過實地探訪北張村古法造紙,一起尋找悠久的中華“紙文化”。這次,我們繼續跟隨APP(中國)腳步,追隨古老造紙技藝安徽安慶——桑皮紙的奧秘。找紙張,上紙引未來網。
毛尖山過去屬潛山縣,造紙歷史悠久,據《潛山縣志》記載,早在漢代,當地就生產桑皮紙,故得名“漢皮紙”,迄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到了80年代中期,板舍村兩家現代化造紙廠的強勢入駐,讓當地繁榮的手工造紙產業迅速衰退。
1984年,王柏林離開家鄉安徽遠赴海南打工時,沒有想到20年后桑皮紙能在自己手中重新發揚。王家世代造紙,傳到王柏林手上已有第七代。當時,他在報紙上偶然看到一則消息,關于故宮來皖急征桑皮紙用于倦勤齋通景畫修復,直覺自家的產品“有戲”。
倦勤齋通景畫是全國留存至今規模最大的內裝飾通景畫,齋內有70余張,頂棚12張,共約170平方米。宋元明清時期,我國書寫所用高麗紙大部分為桑皮紙,那層貼裱在畫面背后的高麗紙自清代中期后便不再生產,找到與之媲美的紙張是此次修復的重點。
這讓王柏林躍躍欲試,他很快按照家傳的制法造好了紙給故宮寄去,卻被潑了冷水,“只有包裝紙水平”。
原故宮博物館文保科技部主人曹靜樓給他展示了一片巴掌大小的乾隆時期高麗紙,約40克,纖維比他送去的紙長一倍,色白如綾,“就像蠶絲一樣”。曹靜樓告訴他,99%的安徽紙匠都說能做出他這個紙,但沒有一個人真做出來。
王柏林沒有氣餒,趕緊造了第二批樣紙,同時在尺寸、克數、材料、薄厚上發力,落在紙面上,就是纖維配比、緊致度、耐折度、抗張強度的多重較量。這回,經國家紙張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僅有耐折度一項沒達標。
“蒸煮這塊要下功夫。火力大小,時間長短,溫度多少都要控制。”王柏林憑經驗認為。他從小跟著父親學造紙,知道蒸煮原料時火力不上去,紙就發柴。
他反復試驗,控制溫度不猛不弱,將時長從15小時提高到20小時以上,終于達標。第三次檢測數據顯示,其制造的桑皮紙耐折度高達9000多次,是人民幣用紙的兩倍。
與故宮的合作,讓王柏林與他的桑皮紙名聲大震,不斷有客戶慕名來到板舍村。2008年,“桑皮紙制作技藝”入列國家級非遺名錄,翌年他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好紙指的是一張13克的桑皮紙,整個作坊僅王柏林有這手藝。
被大山束縛的造紙業顯然不是王柏林的同齡人理想中的事業。但是王柏林認為,古法造紙依舊無法被取代,因為它擁有手工的溫度。
簡陋的作坊里,清風牌紙巾、擁軍的掛歷、泛黃的海報,提醒著我們,這還是一出當代生活的現實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