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八月,在成都一家活字印刷術體驗館里,6歲的羅夢宇將所需的鉛字丁一個個揀出來,按順序排好,刷上油墨,覆蓋上宣紙,“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經過1個多小時的操作,他終于將宋代無門慧開禪師的這首詩印到了宣紙上,臉上露出成功的喜悅。
隨著現代印刷技術的發展,活字印刷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這一復刻“活字印刷”的體驗逆流而行,卻引來不少網友關注,人們在懷舊的同時,也驚嘆中國先輩的才華與智慧。
自創拼音檢索
成都市高攀路白藥廠曾是晚清洋務運動時期開辦的制造火藥的工廠,現在已經成為文化創意團隊的聚集地,畫廊、運動場、花藝培訓班等在此陸續開張。李惠萍的活字印刷體驗館也坐落于此,主要給顧客提供活字印刷與古法造紙體驗。
李惠萍今年40歲。她曾經是樂山市夾江縣一名英語老師,也做過廣告創意。2015年,她在日本旅游時,發現有匠人在復刻“活字印刷”,瞬間被這項技藝所吸引。“活字印刷喚起了我對兒時的記憶。”李惠萍說,她舅舅以前在夾江做手工掛面,所用的包裝紙都是舅舅自己雕版印刷,每次要印上百張。
為讓現代人了解傳統技藝,李惠萍決定在成都開一家活字印刷術體驗館,重現這種古老的印刷方式。但是,一開始就遇到了麻煩,“找不到鉛字丁。”李惠萍說,她花了一年時間,找遍了四川和重慶一帶的老印刷廠,但是都沒有尋到鉛字丁。“20年前告別‘鉛與火’的時候,鉛字丁就被當成廢品處理了。”最終她在網上查到浙江有工廠在生產鉛字丁,經過考察后,一口氣訂了3萬枚。
為了方便客人體驗時查找字丁,李慧萍沒有按照傳統的偏旁部首檢索,而是自創了拼音檢索,把3萬枚鉛字丁按字母順序排在字架上。“對于年輕人來說,拼音檢索更加方便。”李慧萍說。
體驗傳統文化的儀式感
“慢點,把油墨涂抹均勻。”“你壓住宣紙的兩邊,輕點輕點……”在活字印刷術體驗館,有三個小孩彼此叮囑著。只見他們用棕墊輕輕壓過,濃濃墨汁浸潤白紙,文字便依次顯現。一點點揭起紙張,幾排句子就印好了。孩子們很滿意,拿著紙張看了又看。
小編發現,前來體驗的顧客中,以家長帶孩子的居多。每當有家長帶孩子來體驗的時候,李惠萍都會進行15到20分鐘歷史知識講座,讓他們對活字印刷術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羅夢宇的母親田祥芬認為,讓孩子了解一些傳統文化是必要的,體驗活字印刷術可以讓孩子知道過去書是怎么印刷的,有一種讓孩子親手觸碰歷史的感覺。“而且還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此外,還有全家一起來印家訓的,情侶印愛情宣言的,等等。周厚文是一名商人,上個月帶著家人來印了一份家訓,全家人一起動手,分工協作,排字、印刷、裝裱,整個過程花了3個多小時。“比打印難多了,但感受會強烈,也更有儀式感。”周厚文說。
李惠萍認為,活字印刷術雖然已經被淘汰,但并不表示復刻活字印刷術就沒有意義,將這門古老技藝當成一種紀念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項偉大的發明,這是對歷史的一種尊重。
最后如果有任何紙張等求購需要,請上我們紙引未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