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造紙產業曾是污染的代名詞。而在新密市循環經濟專業園區,循環經濟已推動造紙產業實現綠色轉型。這里每年不僅能消耗一百萬噸以上的廢紙,并利用附近電廠熱源,產出百萬噸紙產品,還能實現污水、污泥以及廢塑料等副產品的再生利用。目前,園區已成為鄭州地區規模大,產業配套完備的綠色造紙產業基地,2016年實現規模工業營業收入118.5億元。
千年傳承孕育造紙基地
夏日里,大隗鎮雙洎河水聲潺潺,兩岸草木翠綠,時有水鳥飛過。一千多年以來,溱洧兩水匯集而成的雙洎河曾因河床高、易泛濫被稱為“小黃河”。有人說,它像黃河孕育中華民族一樣,孕育了中原地區的造紙產業。史傳,東漢侯氏家族師從蔡倫造紙,在此世代相傳。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隗鎮西部沿河村莊幾乎家家都有造紙作坊。改革開放后,造紙產業由手工到機械、由傳統到現代、由粗放到集約,發展為現有的26家規模造紙企業。
據業內人士分析,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造紙行業仍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的綠色造紙,可以稱為朝陽產業。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人均年消耗紙箱量是美國的1/6,日本的1/5,歐洲的1/4,印度的1/2。鄭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電商物流中心,不僅有巨大需求,也需要造紙產業消化更多廢紙。
綠色造紙助推產業轉型
據介紹,造紙業大量使用廢舊紙張、紙板、秸稈等原料。每生產1噸成品,可消耗1至1.15噸廢紙。廢紙軟化產生的廢水回收利用,加熱環節采用清潔能源,其對環境的影響大幅下降。
造紙是新密傳統四大產業之一。近年來,圍繞產業轉型升級,新密市依托循環經濟專業園區,著力打造包裝印刷產業基地,已形成比較完備的造紙產業鏈條。康華紙業、東鑫紙業、恒豐紙業等企業相繼建成新型瓦楞紙、包裝紙、特種環保紙、果袋紙生產線,年產能突破100萬噸。同時,引進紙箱、紙板、印刷企業近10家,紙箱紙板產能達1.5億平方米。
園區內,圍繞造紙產業的配套升級,形成了人才集聚和上下游產業鏈。僅大隗鎮,就有3萬多人從事與造紙相關的行業。園區一處貨場,數個足球場大小的空地上整齊停放數十輛卡車,晝夜不停,運回廢紙,運出成品。去年以來,園區建成投資億元的專業打包機工廠,年產各類打包機500臺。
循環經濟鏈條變廢為寶
雙洎河畔,已建成投資近兩億元、日處理1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收集處理整個園區十幾家水廠的污水。工作人員說:“紙廠污水在廠區初步處理,達標后在這里二次處理,然后再進入人工濕地三次處理,最終達到景觀用水標準。”
不遠處的一大片綠地,是2014年建成投用、總投資5000萬元、占地700多畝的雙洎河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廠,采用大面積蘆葦凈化水源,不僅處理所有造紙企業污水,大隗鎮區的生活污水也在這里凈化。
沿著雙洎河,有一根直徑約1米的供熱管道。這是剛剛完工的裕中電廠集中供熱工程,該工程將新密裕中電廠產生的熱源,經過22公里長的管道,輸送到園區造紙企業,目前工程已通氣試壓,即將投入運行。此前,園區所有造紙企業的鍋爐已全部使用天然氣,新密港華燃氣的天然氣管網已覆蓋整個園區。同時,園區以造紙污泥、廢塑料為原料,用于環保發電,制作清潔可燃氣體、工業燃油、建筑材料。河南盛沃公司在園區啟動15萬噸造紙副產品處理及發電項目,第一條生產線現已建成。湖南萬容科技已與園區簽約,投資5億元,年處理10萬噸造紙廢塑料、30萬噸造紙污泥項目即將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