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訊,據了解,近年來,伴隨著高速鐵路的騰飛發展,城際間、區域間交流日益頻繁暢通。鐵路以自身安全、舒適、快捷的優勢,沖破城際時空距離局限,日益博得民心,逐漸成為人們旅游、探親、出差乃至上下班的首選交通工具。伴隨而來的是鐵路“公交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如何能讓鐵路交通像乘坐公交、地鐵一樣“家常”,鐵路方面做了諸多思考。目前北京、天津、邯鄲等部分省市已經實現了磁介質火車票全覆蓋,不久,軟紙火車票將全國性退出歷史舞臺。一張小小的火車票,它的變遷歷史,既是我國鐵路改革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
相關紙業新聞:河北沿用20年的粉色軟紙火車票 被藍色磁介質火車票取代
從紅色火車票到藍色高鐵票,從排隊購票到網絡、電話、軟件、購票,從黃牛票到實名制購票,從紙質車票到磁介質車票,一張方寸大的火車記載著人們日日夜夜無數次回家的征程與辛酸。筆者依稀記得,當初自己為了一張從廣州到家的車票整整排了兩天兩夜的隊才顫抖的在售票員手里接過那一張“來之不易”的“通行證”。
不過,自鐵路部門政企改制后,每一次鐵路改革新聞帶來的都是給人一種“別樣的”感覺和精神面貌。首先是摘掉“鐵老大”這個帶貶義色彩的高帽子,再者是在客運服務質量與貨運服務上的種種“頑疾”動刀子,并不忘在種種改變中加入科技這種“調味料”來讓其芳香四溢。
從一張小小的火車票可以看出很多信息,隨著改革開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始,我國的綜合國力的不斷進步,一條條“巨龍般”的鐵路線如同血管一樣分布在廣大的華夏地界,從120km/s的普速鐵路到300km/s的高速鐵路,見證了這個國家在離“中國夢”的目標中越來越近。
鐵路部門的每一次便民政策,代表的都是背后千千萬萬個鐵路人勤勞與汗水,軟紙火車票退出歷史舞臺雖然讓我們留下了懷念,但這也是新事物取代老事物的必經之路。所以我們不妨期望一下,鐵路部門能隨著“科技強國”步伐正向推進,讓“互聯網+”和“科技創新”服務能夠更加緊密地走進民眾生活,也能讓越來越多的乘客享受到科技與互聯網發展帶來的紅利。
相關紙業新聞:河北沿用20年的粉色軟紙火車票 被藍色磁介質火車票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