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罩裕身后的這條路是他過去每天去江門造紙廠上班的必經之路。他撫摸著紙廠的牌匾講述著曾經的輝煌
穿行在染綠的雜草與樹叢中,老人眼眸微亮,如數家珍,“這里是紙廠舊有的大門,這里是生產車間,這里就是電工樓,這棟樓的建筑材料是進口的,我就在這里做電工,當時誰能在這里做工不知道有多么光榮啊!”
粗大的管道,高大的罐體,綿延百多米的廠房……不是山青水秀的綠意,灰暗的滄桑,恰如江門工業的起源,至今已百年有余。
歷史記憶傳承城市血脈
20世紀初,江門在工業文明浪潮中踏上新征程,對外工商口岸開放,西方現代工業文明隨之涌入,大批僑鄉人在家鄉投資建廠,江門造紙廠、江門造船廠、江門肥皂廠、江門火柴廠等一批當代奠基性的工業廠房拔地而起,自南向北溯流而上,分布在江門河南岸,形成了一條一路北上的江門百年工業時光隧道,儲存著江門獨特的工業記憶。
當中的江門造紙廠是全中國最早的紙廠,江門水泥廠、江門造船廠等也在上世紀70—80年代紅極一時,彼時的江門工業在珠三角乃至廣東省都極有分量和話語權。“上世紀80年代,水運很火,運輸船都要隔夜排隊,每月裝卸的貨有三四千噸之多。”1971年進入造紙廠的禮樂人李旺,回憶起當年繁華,仍舊為之自豪:“感覺它還沒有停產,還冒著熱氣。”
1913年投產的江門造紙廠,由臺山華僑余覺之等一手創辦,是江門市資歷最老且規模最大的僑資企業,也是江門工業歷史的旗幟。經過多次擴建和改造,成為當時我國四大造紙廠之一。
荒廢的水泥管樁、破舊的土坯廠房,穿越被一棵棵不知名的參天古樹環繞下的林蔭小徑,江門水泥廠舊址傲立眼前。始建于1970年的江門水泥廠目前已停產,但廠的舊址上遺留有大量大型水泥生產設備及建筑,整個工業遺址沿江而立、保存完好,目之所及,每一臺舊設備都在述說歷史。它生產的“江山牌”水泥曾紅及一時,屬全國首創。至今江門人走在路上,腳下仍部分踩著水泥廠打下的“江山”。
江門水泥廠廠區寂寥無人,但處處是人們生產活動留下的印跡。
走到蓬江河畔,在銹跡斑駁的鐵門上,“廣東省江門船廠”的招牌,仍靜靜地立在那里。站在門口往里張望,里面曲徑幽深,印記斑駁。上世紀70—80年代,這里曾是享譽海內外的造船廠。最繁華的時候,50噸煤船、50噸柴油船、500噸沿海駁船紛紛從這里起航,駛向長江口、珠江口、東南亞……直到1999年,船廠終宣告破產,被民營企業全資收購,并于2015年結束了生產。如今,江門造船廠的改造工程已啟動,所幸的是船廠內的兩個大吊機以及一棟臨河建筑被保留,作為江門工業的見證,陪伴著它一路走下去。
有人說,曾經的沿江工業,鑄就了江門的自豪與底氣。
今掛職于高新區(江海區)的博士后于琦,自打踏入“南岸印跡”,便不由得感嘆這個“夢開始”的地方:在人類進化的長河中,工業制造對于人類生活的重要意義從未改變,人類的智慧形態不斷升級。制造的歷史通過人類的書寫逐漸清晰,“南岸印跡”正是其中一種獨特的書寫方式,建筑、機器、設備及其所依賴的環境景觀,組成了這段可觸碰的“歷史”。
雖然被歷史的車輪碾過,但從前的繁華仍依稀可見。
情感歸依“對我而言,它是父母”
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其歷史能為這座城市的居民所傳承、追思,甚至是迷戀。記憶,是原始的力量,它讓城市的精神延續,也將城市牽引向未來。
江門河南岸靜靜佇立著的工廠遺址,不知是多少江門人的“夢里老家”。
區罩裕自小在江門長大,1958年,他16歲,迎來了人生中一件畢生難忘的大喜事——進入江門造紙廠當了一名電工,當時紙廠正處于發展階段,條件不算太好,只有2臺抄紙機,能夠生產的紙品也較為單一,他被領導安排到宿舍里住。此后,他勤奮工作,努力學習技術,成長為一名熟練工人。
到了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讓江門造紙廠迎來新的機遇。區叔告訴我們,那時候的江門造紙廠是最輝煌的,員工達3000多人,抄紙機也增加到7臺。同時,造紙廠還擴建了一個鍋爐,以減輕電費負擔,并把節省出來的電費用到紙的生產上。“那時候,造紙廠能夠生產的紙品超過了50種(如玉蠶紙等)。當時,我們員工都為成為造紙廠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
“到了巔峰,就意味著要走下坡路”。江門造紙廠也不例外。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江門造紙廠由于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每況愈下。最終,紙廠在2002年好多設施機器被拆除了。而造紙廠被拆除的場景,區叔還歷歷在目。“我也不太清楚造紙廠為什么做不下去了。有人說是造紙廠不重視環保問題,但是我退休前也參加了電除塵方面的工作,很清楚當時的造紙廠有環保意識了。”區叔說。
“對你來說,紙廠意味著什么?”
“它是父母。”區叔斬釘截鐵。
區叔的行動也證明了這一點。至今,區叔還住在江門造紙廠分配給他的商品房,晚上他經常和工友一起,到紙廠舊址旁的潮人徑里面走一走。“江門造紙廠就相當于我的父母,我當然要住在她的附近。就算造紙廠被拆了,我也會經常去看看她。不僅僅是我,工友們都還住在這里喲,沒人舍得搬走。”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江門河南岸機器轟鳴,在幾間工廠工作的工人超過萬人,相當多的江門人與那連片的工廠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工業的血脈,在這個城市流動。
今天,南岸印跡已是遺址,未來那里將是游人賞景之地。它們都已老去,但又真實地活在江門人的記憶和日常生活里。
一個人與一群人之間,一群人與一座城市之間,必然是有某種紐帶。在江門,這條紐帶就是圍繞工礦誕生的文明,它的物質形式之一,便是工業遺產。
“廣東省江門船廠”的招牌靜靜佇立,只有斑斑鐵銹告訴我們,那一段歲月已經逝去。
“空間營造”延續城市久遠生命
隨著江門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產業布局的調整,這些年代久遠的明星工廠企業都逐步退出歷史的舞臺,僅留下破落的廠房和生銹的機器,成為江門現代工業文明的歷史見證,是江門河南岸乃至江門的城市記憶。
空間營造是什么?上海同濟大學建筑及城市規劃專業領域博士趙冰曾論述:空間營造是順延一座城市的時空,核心是保留她的精神和文化。東西方建筑有異,是因為文化不同。城市間的氣質是有差異的,如果都砌上玻璃幕墻,都建成高樓大廈,獨特氣質就會喪失,人們的精神將無所依托。
五邑大學工業設計系教授溫為才認為:“江門河南岸的老工廠,曾經是這個城市的地理坐標與精神坐標。人會死去,但精神可以通過載體傳承下來,那些闊大的廠房、轟鳴的機器,是一個時代的見證,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結晶,勢必要留下來并為今天的發展所用。”
令人欣慰的是,有關南岸印跡工業遺產的保護,也受到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并逐步一一實現。
碉樓作為僑鄉的文化符號也出現在紙廠
去年下半年,江門文化巨輪再次揚帆起航。這邊廂蓬江區欲打造江門乃至珠西地區的歷史文化街區典范,那邊廂南岸印跡項目繪就文化強市的宏偉藍圖。在謀求文旅融合、五邑共融的當前,結合地域特點之實際,精心策劃、保護和利用“工業遺產”的文化布局,必定為城市發展的新征途注入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
此前,高新區(江海區)邀請了中大旅游設計規劃研究院對南岸印跡項目進行整體策劃,計劃打造主題為“品味江門百年廠韻、體驗南岸文脈新風”的“存我憶,許我戀”的南岸印跡。根據該院制作的規劃方案,南岸印跡分為工業時光隧道、樂活廠韻、江門匯三大主題策劃。
而為了將工業記憶注入城市空間的營造,延續中國城市久遠的生命,去年,江門召開城市工作會議,恒大地產等外部力量紛紛加入改造、營造行列。江門船廠被納入江門市工業遺產名錄。未來的前景是結合山水城市特色,采用開放空間+嚴格保護+綜合利用的多元化保護開發體系模式,利用連片集中的工業遺產資源進行更新改造,形成商業開發、公共開放空間和工業展覽館等多元化的空間裁體。
倏忽間百年一夢,似乎可以看到南岸印跡的前世今生。
它,是可感可觸的見證,也是城市的溫熱血脈。
正如于琦在文章《“南岸印跡”:歷史記憶與城市精神》中寫到的:南岸印跡源于世代人才的偉大創造,對此我們應該擁有審美的情懷,更要奉上敬畏之心。在高速運轉、寸土寸金的現代社會,南岸印跡能夠得以保留,讓人穿梭時光隧道,品味百年工業遺韻,就是對我們最好的饋贈。
紙引未來是造紙、印刷、包裝行業的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集紙業行業資訊、在線交易、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為一體的產業鏈B2B平臺。幫助企業拓寬銷售渠道,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幫助企業降低采購成本,抬升企業利潤空間;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提高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