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訊為什么在數字技術發展如此迅速的當下,按需印刷這一技術卻仍然遲遲未能普及?要知道,2000年以前就有數字印刷機,一次只印一本書的技術難題早已解決。在筆者看來,這并非技術難題,而是該由出版社還是印刷廠誰來印的問題。
出版社:投資按需印刷設備難獲成功
2012年臺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投資了數字印刷機,同時推出了一項“為自己出一本書”的出版服務,表面上似乎推出了一套全新的個人出版印刷服務,其實背后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出版社庫存書的無效益。可惜這個按需印刷的生意模式最后沒有延續下來。
大型出版集團自己搞按需印刷,引起市場上許多印刷廠的關注和擔憂。城邦媒體控股集團旗下至少有40家出版社,每月至少出版70—80本圖書以及40本雜志。照理說,自己內部的需求就足以讓一臺數字印刷機發揮應有的功能。只要是新書頭版就可以印一少部分,等營銷活動后確定了市場的反應,再去大量制版印刷,就能幫出版社解決庫存書過量的難題。但從目前來看,世界上還沒有一家出版社投資印刷設備只是為了服務自己出版社的印量需求,這是印刷廠和出版社兩個專業領域的差異,因為印刷廠要正常運營,必須找到足夠的業務來支撐人事、房租和稅金的花銷。
眾所周知,印度幅員廣大,人口眾多,每隔100公里就會遇見不同膚色、不同宗教、不同文字的民族。印度鈔票上有17種文字,也就是官方語言有17種,包括英語和印度語。由于這樣的國情,在互聯網還不發達的時代,報紙長期主導不同族群的媒體市場,壟斷造成印度大部分大型報社擁有自己的大型出版社和印刷廠。這些印刷廠不只為自己集團服務,其他方面也都經營得非常出色,即使他們有數字印刷機,也不會把按需印刷當作主要的營業項目,至今還沒聽說哪一家出版社投資的按需印刷服務很成功。
印刷廠:從積累客戶資源開始
按需印刷服務由出版社來經營成功的案例很多,以美國的閃電源公司為例,其屬于英格拉姆大出版集團旗下,是按需印刷的全球標桿企業。這家公司成立于1993年,原來是內容管理技術公司,專門為出版社提供內容管理系統,也就是幫出版社把紙質書掃描成可以印刷復制的電子影像文件,并建立數據庫,讓出版社可以輕松地找到舊書,并轉成電子書或打印。積累的客戶越多,閃電源保存的內容越多,等到數字印刷機成熟以后,閃電源開始提供短版書的印刷服務。
目前,該公司已經幫美國的出版社印刷了1000萬本書,每年印刷書的數量翻倍,甚至得到許多出版社頭版書的生意。目前在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都有閃電源的按需印刷服務,每年印刷數千萬本書,平均每一筆訂單不到2本書。
按需印刷符合數字印刷機的應用,也符合出版社庫存書的管理需求,但是基于出版社的生態,大出版社經營按需印刷不容易成功,除非像英格拉姆集團那樣收購已經成功的閃電源。國內獨立的按需印刷廠如果想要承接出版社短版書的項目,應該學習閃電源的發展模式,從積累客戶開始。
紙引未來是造紙、印刷、包裝行業的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集行業資訊、在線交易、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為一體的產業鏈B2B平臺。幫助企業拓寬銷售渠道,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幫助企業降低采購成本,抬升企業利潤空間;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提高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