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30年里,周東紅一邊向老師傅請教傳統技藝,一邊摸索、改進造紙技術。“芒桿是撈紙的重要工具,但非常容易爛,影響產品質量。”周東紅嘗試以塑料代替芒桿,獲得成功。他還為撈紙機械劃槽、紙藥桶替換等技術獻計獻策,先后培養了20余名技術骨干,為宣紙技藝傳承做出重要貢獻。
乾隆貢宣、建國六十周年紀念宣、非物質文化遺產紀念宣、香港回歸紀念宣……這些珍貴的宣紙都出自一人之手,而且成品率為100%。
周東紅是一名普通的造紙工人,他與宣紙的感情要從30年前說起。1985年,18歲的周東紅開始造紙,“舅舅在造紙廠工作,我經常看他們造紙。”周東紅坦言,造紙工作確實辛苦,當時選擇從業,主要為了補貼家用,結果一干就是30年。“撈紙要保證紙質厚薄一致。”周東紅告訴記者,撈、曬、剪是宣紙制造的最后三道工序,其中撈紙是最重要的一項。憑借豐富的經驗和認真的態度,周東紅至今保持產品成品100%的記錄。
嫻熟的技藝并非一日練成,周東紅每天在撈紙崗位上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由于手常年要泡在水里,冬天會生凍瘡,但在他看來,宣紙是重要的文化遺產,祖宗傳下的技藝不能丟。
30年里,周東紅一邊向老師傅請教傳統技藝,一邊摸索、改進造紙技術。“芒桿是撈紙的重要工具,但非常容易爛,影響產品質量。”周東紅嘗試以塑料代替芒桿,獲得成功。他還為撈紙機械劃槽、紙藥桶替換等技術獻計獻策,先后培養了20余名技術骨干,為宣紙技藝傳承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