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紙業新聞訊在傳統鄉村中,四川夾江縣純屬另類。這里地稀人稠,交通不便,幸有茂密竹林,夾江人祖祖輩輩伐竹造紙,最鼎盛時,這里生產了全國40%的手工書畫紙。
造紙工作相當辛苦,至少有20個大工序,欲維持效率,至少要7個人,這意味著在親戚之外,還需雇工。貧窮的夾江縣能完成如此復雜的生產組織嗎?更別說其中有男女授受不親、輩分差異等因素干擾,一般認為,這些落后的生產關系會嚴重制約生產力。
本書作者發現,這些問題從未困擾過夾江人。夾江女性承擔糊紙工作,如需要,她們也會被雇傭,女兒掌握技術后,嫁到夫家,會很快忘掉學過的一切,并根據新需要掌握新技術,這就保證了祖傳技術不外流。
雖然每個夾江造紙作坊都聲稱有祖傳秘方,但傳統作坊無圍墻,任何技術都是公開的,競爭從未真正妨礙技術流動,一家效益增長了,很快所有作坊都會模仿。
可惜自清末以來,這個運行良好的系統突然被打破。因為城市精英們認為,大工廠才是現代化,作坊是落后的代表,將它們淘汰得越快,國家進步得越快。
先是引入西式設備,其實作坊主不拒絕新技術,但他們貸不到款,貸款只用來扶持現代化工廠。
西式造紙廠確實建起來了,但西式造紙用酸液處理纖維,非優質木料不行,本地缺乏這些原材料,而夾江盛產的竹子、稻草等要用堿液來處理,現代工廠無能為力。
抗戰時,夾江紙一度成了俏貨,可隨著抗戰勝利,夾江紙再度陷入困境。
新中國成立后,通過社會主義改造,作坊們被組織起來,工匠們成了工人,可以享受固定工資和返銷糧,這讓他們一夜之間“富”了起來,可惜好景不長。畢竟傳統造紙的效率已基本最大化,靠組織變革,很難顯著提升效率,則過大的支出難以長期維持。“三年自然災害”時,夾江遭受重創。
為避免再遭饑荒,全國各地農村均致力于自給自足,夾江耕地少,只好向竹林要田,夾江因此成了窮縣,幾乎已無人會造紙。
如今夾江造紙已成品牌,隨著現代設備的引入,作坊們的效率已大大提升,但作坊主更忙了,他們體力勞動少了,但要天天去跑銷售。越來越多的夾江人開始懷念古代“長幼有序”的日子,他們編族譜、立石碑,管理部門只能既不反對,也不支持。
從這段悲喜辛酸的跋涉史中,不難發現,自上而下的結果總是事與愿違,不僅無法提高效率,反而造成驚人浪費,而只有尊重市場規律,才有可能達成雙贏——只要人們還渴望過上更美好的日子,只要大環境有序健康,那么,人們總會在博弈中找到最佳策略,歷史總會向前推進。
現代化不是教育出來的,更非移植過來的,它只能內生而成,在趨勢面前,懶惰、保守、僵化等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性中的傲慢。當我們自以為能人定勝天,以為通過工程方法就可解決系統問題,則集體災難已距我們不遠。夾江的故事反復證明了這一點,但愿我們不再落入同樣的虛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