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 印刷新聞訊: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舉措和沿海城市經濟轉型、西部產業政策支持且營運成本較低等多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印刷產業的重心向西部轉移。近幾年,重慶印刷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以重慶、成都為中心的西部地區已成為我國印刷產業發展的第四區域。
據2016年印刷企業年度核驗統計,2015年重慶市印刷企業共4149家,從業人員46233人,工業總產值154.24億元,工業總產出155.84億元,銷售收入135.98億元,利潤總額12.04億元。
重慶印刷業狀況與全國印刷業吻合,主要體現為低端產能嚴重過剩、同質化惡性競爭加劇。
新技術對印刷需求的影響是持續性的,除了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效率,還可以通過創新產品來助推印企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勝出。
那么怎樣才能刷新印刷業的增長極呢?
一、去產能“瘦身健體”開足馬力
重慶印刷業狀況與全國印刷業吻合,主要體現為低端產能嚴重過剩、同質化惡性競爭加劇。就重慶來說,從印前的瓦楞紙板、CTP制版,到單色印刷、平裝膠訂聯動線等,整個印刷產業鏈條無一不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
要去產能,一方面必須做到“嚴進嚴管嚴出”。以重慶的整體規劃、布局、體量為大框架,進一步提高出版物和內部資料印刷企業的準入門檻,放緩新產能的增加速度,同時以質量監管為切入點,出版單位須以各項質檢活動的結果為指標,科學安排承印單位,既提高印刷企業的質量意識,又利于出版資源逐步向少數印企集中,達到優勝劣汰的目的。此外,還要以企業年檢為抓手,對達不到年檢要求的企業,依法依規進行清理,并設置全市適宜的年檢條件,通過調整經營范圍、吊銷許可證等方式,讓“僵尸企業”退出去,對出版物和內部資料印刷企業進行“瘦身”。
另一方面是注重印刷新技術的落地生根甚至自主開發。新技術對印刷需求的影響是持續性的,除了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效率,還可以通過創新產品來助推印企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勝出。以量取勝已是往事,創新產品才是王道,用創新去創造價值,制造利潤,不斷推陳出新,及時回應市場的多變需求,加強產品的研發,提高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這才是優化產能配置的一個有效途徑,是化解低端產能過剩的大“減法”。重慶將通過政策支持、補貼資金等方式來引導這類印刷企業的發展,讓印刷企業向數字化、網絡化、綠色化和包裝印刷轉型這“三化一轉型”方向開展,通過創新來去印刷產能。
二、降成本多措并舉提質增效
印刷業的大洗牌時期,印企不窮則思變,那就只能坐著等死。印刷企業要降成本,方式方法太多太細。人工成本逐年攀升,這個以前最大的紅利變為企業現在最大的負擔。加工設備更新換代更趨于自動化,提高機器的使用率,這成為印企減少用工成本的不二法寶,同時還可以降低人為因素導致的印刷質量問題和原材料浪費問題。
與此同時,企業之間整合并購成為常態,這將使企業獲得采購原材料的話語權,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分攤加工成本、共享微利潤。精細化管理這一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生產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生產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則可以全面提升印企的綜合實力,不失為微利時代印企提質增效的又一劑良方。
三、補短板優勢互補提升話語權
用工成本幾何級的上升趨勢成為印企最大的痛點。重慶印刷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并不高,勞動密集型加工環節很多,外加人均生產效率較低,印企在人力資源上的短板可想而知。印刷技能大賽、學校對企業的訂單式培養等這些方法都是對人力資源問題的有效補充,印企值得關注。
據統計,重慶規模印企40余家,全國百強印企3家,國家印刷復制示范企業還是空白。企業的整合和聯手變得極其重要,不但可以優勢互補,提升印企的話語權,還可以憑借雄厚的資本、龐大的規模和核心的創新去競爭外地業務,盤活產能。例如新華印務的組建,對其他出版物印刷企業的沖擊雖顯而易見,但是其規模效益性更能體現,更利于品牌性的打造。
四、尋機遇打造新的增長極
當下,對于書刊印刷行業來說有三大利好消息:一是國家出版基金的規模從2014年的4.5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5.5億元;二是全民閱讀活動如火如荼開展,紙質書情結越發深入人心;三是多部委聯合簽發的實體書店扶持政策即將出臺,實體書店店主不再孤軍作戰。這些利好消息都會促進出版資源的增加,進而反哺書刊印刷行業。
“重包裝、輕內容”的過度包裝雖應制止,但商品總需要包裝,包裝印刷的屬性決定了其必然隨商品的發展而發展。特別是近幾年小商品包裝印刷的需求,增量日趨加大,例如快遞包裝。印刷也不限于以紙質材料為載體,以玻璃、金屬、陶瓷、塑料等為載體的包裝印刷飛速發展。落地到重慶實際,包裝裝潢印刷要找增長極,還得從食品飲料行業和IT產業中尋覓,龐大的人口基數對食品飲料的需求簡直是海量,而重慶作為世界最大的IT產業聚集地之一,與之配套的包裝印刷產業形成了一塊價值超過80億元的蛋糕,但如今每年收獲的訂單卻不到20億元,訂單存在大量外流的情況。重慶印企如何提高供給側產品質量,重整發展戰略,將IT產業包裝印刷這塊訂單留住并消化,應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