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訊(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新聞聯播》記者王玥瑤李彤)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特別是蔡倫改進造紙術后,更有力促進了中華文明的傳播。如今,造紙技術雖然突飛猛進,但在西安周至縣的起良村,卻保留著1000多年前的蔡倫古法造紙工藝,而且經過傳承人的推陳出新,還賦予了它新的生命。
踏碓是古法造紙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木質的特殊工具就像一把大榔頭,將藤條狀的樹皮砸碾成薄片,樹皮就此開始了蛻變之旅。
撈紙在古法造紙中技術含量最高,造紙匠人要牢記穩、準、勻的訣竅,才能把紙漿均勻沉淀在竹篾上,恰到好處的掌控紙張的薄厚。
蔡侯紙博物館館長劉曉東:“這是一種古法造紙術,完全是按照當年蔡倫發明紙的工藝流程來做的,咱是經過36道大工藝,72道小工藝,把樹皮做成紙的。”
起良村的古法造紙,以纖維長、韌勁足的構樹皮為原料,制作流程非常緩慢,光是將樹皮放到水里浸泡軟化就得10天時間,再加上其它工序,至少一個月,才能將堅硬粗糙的構樹皮制作成柔軟細膩的紙。
西安周至縣起良村村民姜魯引:“這是曬紙。”
記者:“咱這樣子濕濕的貼上去,揭掉的時候會不會粘掉一部分呀?”
西安周至縣起良村村民姜魯引:“這上頭刷的面湯,貼紙以前先刷的面湯。”
起良村早在明代就是皇家的造紙基地,被特赦免繳皇糧賦稅,得名“棄糧村”,后來取諧音才改名為“起良村”。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以后,由于不符合市場需求,起良村的造紙業逐漸走向衰敗,學習古法造紙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蔡侯紙博物館館長劉曉東:“這是撈紙,過去我們村95%的人都會做這件事,現在會的是寥寥無幾,現在(會)做的最年輕的38歲,就是他。”
今年69歲的劉曉東,退休前是起良村小學的校長,也是學校的歷史老師,他覺得古法造紙是村里最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老祖宗留下的寶貝不能就此荒廢。2010年退休后,他拿出自己的所有積蓄籌建蔡侯紙博物館,并請來了村里的老藝人,在這里傳授古法造紙工藝。為了保證博物館正常運營,劉曉東舉債300多萬元,巨額的債務讓他的老伴根本無法承受。
蔡侯紙博物館館長劉曉東:“她的毛病就是睡不著覺,一晚上不睡覺,整天就是這樣,精神已經崩潰了。我心里覺得對不住老伴,但是這事還不能撂下,因為這口氣還要爭,把這事做到這程度,咱把這撂下的話,那就前功盡棄了。”
劉曉東是個倔強的人,認定的事情絕不回頭,他認為古法造紙工藝是見證歷史的“活化石”,必須有人去繼承。在他的努力下,起良村的造紙工藝被列為了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這種手藝生產的蔡侯紙古樸典雅,色澤自然,獨樹一幟的特點在書畫界也逐漸闖出了名氣。
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姜怡翔:“這個紙就相當于玉米酒,它表現比較樸實,滲化出那種樸實大方,有巖畫、壁畫,形式美的感覺。更能比較好表現出西北人或者陜西人的精神風貌和藝術特質。”
現在,蔡侯紙博物館每天平均能生產300張紙,一張紙能賣出40元的價格,紙張遠銷廣東、上海、天津等地,按照這個趨勢,不久的將來,劉曉東就可以還清債務。而在他的心里,也萌生了一個更大的夢想。
蔡侯紙博物館館長劉曉東:“申報國家級和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把這個傳統文化弘揚下去,第二個是我準備擴大生產,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使我們村子的人都能享受到造紙術的紅利。讓他們和我共同把古法造紙術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