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紙張生產帶來的森林砍伐問題,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陳代榮教授團隊通過簡單的紡絲手段設計制備了這種三氧化鎢“可復寫纖維薄膜”。
從外表和手感上看,這是一張普通的紙。如果在表面覆蓋一個鏤空模板,并放在紫外線之下,幾秒鐘之后鏤空部分的圖案就被“打印”出來;再將其暴露在臭氧或高溫中,不到半個小時圖案即消失,紙張又可以重復利用。這種“神奇紙”可反復擦除字跡、重新使用達40余次。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陳代榮教授團隊發明的這一創新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國際性應用期刊《應用材料與界面》后,被世界主流科學媒體《科學》雜志網站和美國化學會新聞欄目引用。
原理介紹:
“三氧化鎢本身沒有顏色,但在電場或者紫外光的作用下能夠被還原為有顏色的還原態,再經過氧化反應又可以回到無色狀態,這種在外界刺激下能夠發生可逆顏色變化的特性讓三氧化鎢備受關注。”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陳代榮教授團隊成員王挺副研究員表示,“可復寫纖維薄膜”本身具有和紙張接近的白色,只需在常規紙張上涂上薄薄一層便可使用。使用后,在紫外光照射下一兩分鐘后就變成藍紫色,之后又可在幾天內自然褪色,如放置在高溫環境或者臭氧發生機中,褪色過程則只有十幾分鐘,之后繼續經紫外光照射可以重新變為藍紫色。通過這一過程,信息就可以不斷在“神奇紙”上被寫入和擦除。
王挺表示,該技術商業化相對簡單,“它可以用于印制通知、海報等,這些用品通常只需在短時間內展示信息,用完后薄膜上的信息就可以擦除以供再次使用;此外,將這些膜融入織物中能制作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