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是‘殺手锏’。”
繼“APEC藍”、“兩會藍”之后,6月以來,北京連續多日出現藍天白云,朋友圈再一次被“北京藍”刷屏,曬藍天、評藍天,轉發,點贊……
“今年上半年,空氣質量的改善是有目共睹的。”環保部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三大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實現了大幅下降。其中,京津冀同比下降22%,長三角下降16.2%,珠三角下降20.5%,74個重點城市平均下降17.1%。
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7%,而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經濟增長質量有所提高。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是‘殺手锏’。”
從去年的“出重拳”到今年的“鐵腕治理”,彰顯出我國政府在治理環境問題上“動真碰硬”、堅定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決心。
上半年政策密集出臺力促各行業節能減排
在經濟新常態下,綠與黑之間,何取何舍?好與快之間,誰先誰后?質與量之間,孰輕孰重?這些問題的答案越來越明晰。
10年前,從長安街的最西端、距離天安門廣場僅18公里的地方,搬到河北唐山的海邊、距北京220公里的曹妃甸,首鋼搬遷實現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300噸級大型轉爐,采用干法除塵,實現全“三脫”(脫硫、脫碳、脫磷),全球唯一;廢水近零排放,固廢近零排放,廢氣達標排放;采用低溫多效蒸餾工藝,一期工程日產淡水能力達到5萬噸,每年可節約地表水資源2400萬噸……
上述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扶持。
3月4日,工信部印發《2015年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到2015年底,減少煤炭消耗400萬噸以上。
4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節能標準化工作的意見》,確定到2020年建成指標先進、符合國情的節能標準體系,主要高耗能行業實現能耗限額標準全覆蓋,80%以上的能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標準國際化水平明顯提升。
5月7日,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加快成品油質量升級工作方案》,確定2016年1月1日將國V標準實施范圍由原定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重點城市擴大到東部11省,并將全國范圍實施時間由原來的2018年1月1日提前至2017年1月1日。
5月19日,財政部印發《節能減排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確定了節能減排補助資金重點支持范圍:包括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地區節能減排;重點關鍵節能減排技術示范推廣和改造升級等。
更為重要的是,《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的出臺,提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協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為節能減排注入新的動力。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減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別減少3%左右和5%左右。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表示,一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6%,可以說完成今年的目標還是相對比較樂觀的。
史上最嚴《環保法》施行為碧水藍天護航
被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于1月1日正式實施。新修訂的環保法有三嚴:一是對企業要求更嚴,特別是首次規定“按日計罰”的嚴厲措施,給污染企業以從未有過的最大違法成本;二是對地方政府要求更嚴,明確了環保直接與干部考評掛鉤;三是對監管部門要求更嚴,列舉了九種失職瀆職行為,并規定了嚴厲的行政問責措施。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多次強調,一部好的法律不能成為“紙老虎”,要讓它成為一個有鋼牙利齒的“利器”,關鍵在于執行和落實。
據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鄒首民介紹,新環保法實施以來,截至4月底,全國范圍內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共160件,罰款數額達11229.51萬元,個案罰款數額最高為1580萬元;實施查封、扣押案件共1186件;實施限產、停產案件共698件;移送行政拘留共437起,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共429件。
鄒首民指出,在罰無上限的壓力下,企業紛紛主動加大環保投入,加快對環境違法問題的整改進度,以執法逼轉型,以守法促升級。湖北省武漢市環保局對武漢高新熱電有限公司廢氣超標排放拒不改正問題實施按日連續處罰,罰款金額為210萬元,面對高昂的罰單,企業積極落實整改措施。
正如陳吉寧強調的那樣,要讓企業懂得守法不是高要求,是底線。要把過去環境執法“過松、過軟”的狀況徹底改變過來,把守法變成新常態,敢于碰硬,形成高壓態勢。
環保部副部長潘岳說,新《環保法》執行開局良好,但目前的成績還遠遠不夠。它的貫徹執行是國家在新常態下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制度支撐,它的實施效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對于污染治理的迫切需求能否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