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上,北京印刷學院副教授、必勝印刷網總經理袁宇霞女士受邀參加上海印刷周的主賓省論壇活動,與現場各位專家前輩共同探討“十三五”期間如何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和融合化引領和淘汰落后產能,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話題。袁總從一名印刷教育工作者和媒體從業人員的角度,分享了對印刷業發展的一些思考。
北京印刷學院副教授、必勝印刷網總經理袁宇霞女士
袁總首先重申了一個命題——“印刷是擁有強大生命力的產業”,印刷生命力體現在自古以來印刷作為信息傳達的作用,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發展的需要。它與老百姓的民生密切相關,與政治、文化、經濟活動密切相關,它服務于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可以說印刷無所不在,印刷的水平表征著國家的文明程度。印刷的生命力還體現在它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體現在充分市場化過程中印刷業表現出的倔強與堅強。
我們對印刷的未來充滿信心。
然而正如馬云在不久前“亞布力論壇”上的演講主題:我對未來充滿信心,但對明天如履薄冰。
說如履薄冰對印刷人來說一點也不為過:
●新常態下的經濟環境、供給側改革給印刷業提出新的要求;
●嚴格的環保政策不斷出臺,讓多年來粗放隨意經營的企業們如同作繭自縛;
●互聯網與信息科技對印刷產業帶來的巨大沖擊和影響不斷凸顯;
●產業鏈上下游市場化程度不均衡發展不均衡(比如出版社市場化程度遠慢于印刷企業的市場化);
●社會需求的變革(如社會對短版、個性化、高品質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多);
●企業發展內外因動力不足(人工成本不斷攀升、業務分化轉移);
●產業內低端競爭不斷加劇;
●市場培育的時間成本,以及業內業外人士對印刷的誤解與誤讀;
所有這些問題蜂擁而至,讓企業壓力重重,叫苦不迭。
但這是大勢,誰也不能獨善其身,我們只能順應并欣然面對。
本質回歸與洞悉時代
說到面對,我們不得不靜下心來思考印刷的本質到底是什么?是賺快錢的工具嗎?袁總認為,印刷企業的本質應該是以合理的成本、高效率復制出高品質的印刷品,向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滿足多元化客戶的各種需求。但是時代不同,實現這一印刷本質的技術與理念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計算機信息技術、數字技術、智能制造、綠色環保……,手段變得重要但也不那么重要,明確最終的本質目標才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袁總舉幾個近年來一直令人印象深刻的國外印刷企業。
1、美國CGX公司(傳統與數碼流程的完美融合)
世界最大的商業印刷企業之一,CGX公司總部位于美國休斯頓,是一家擁有近百臺商業輪轉、單張膠印和數字印刷設備的印刷企業,有70多家分公司分布在美國27個州、加拿大和捷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2011年的總收入達10.5億美元。CGX便捷、高效和高質的來源是公司強大的IT管理系統,是將傳統與數碼完美融合的工作流程。當輸入一個訂單,系統可以自動將訂單發布給最適合的區域、最適合的工廠、最適合的生產設備上,以實現訂單與生產過程的完美匹配和融合。該公司于2013年被美國當納利收購。
2、國外POD(Print on Demand)市場的成熟
2007年曾參觀過美國的一家POD樣板工廠,盡管那時還沒有現在的數碼輪轉印刷機,但這家工廠完全可以實現POD聯線生產。他們通過lulu等出版網絡平臺接收書刊訂單,完全可以做到每一本都不相同,高速打印生產、聯線加工, Fedex快遞車就等在廠房門口,直接分揀,運送到快遞車上,實現訂單的快速交付。
3、德國大幅面合版樣板工廠(傳統合版商業模式)
2008年德魯巴展會期間,參觀了一家德國高寶公司的樣板工廠,利用大幅面膠印設備進行合版印刷,進行商業訂單生產印象深刻的是工廠里沒有業務員,而呼叫中心的人員卻有幾十人,主要是處理來自于網絡的訂單。
4、日本的樣板工廠(精益生產與高品質-差異化競爭)
精益生產是日本企業的常態化,在競爭異常激烈的環境下,精打細算、實施標準化、規范化數據化生產是日本企業立足市場而不敗的根本原因。
日本共立icom公司每周對所有的設備進行統一的保養和維護,他們認為如果日常操作和維護到位,不僅不會占用很多時間,反而可以大大提高設備的效率,穩定地印刷出高品質的產品。
日本東京的SUN M COLOR公司,是一家以從事藝術品及高端精美印刷品復制的公司,是一家極具特色以品質見長的印刷企業。松井勝美先生1938年出生,16歲開始從事印刷工作,至今60余年,從未厭倦,做印刷要用心,讓讀者看到我們的熱情;做印刷要與時俱進,給印刷品賦予更多的科技內涵。
以上這些企業的案例無一不是借助于科技的力量、管理的力量來實現品質、效率的提升及成本的控制。
經常有人對比我國印刷產業與國外的差距有多大,以上這些企業均是在2007年以后參觀或研究過,那時我們國內印刷企業還處于大量投資設備和產能,只要開機就能賺錢的時代,無需考慮如何提升企業的管理、特色、商業模式等問題。所以說,我們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從硬件設備的角度上來說,可以說是零差距,但在軟件、管理和模式上我想差距會是在8年左右。直至現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印刷企業數量和從業人員數量仍在不斷減少,因此新形勢下,我國印刷業的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是產業發展的自然規律,規模型、精品型、特色型企業是主要的發展方向。
新形勢下的印刷企業發展策略
現階段印刷產業面臨的新形勢是,破解新常態下印刷業發展面臨的傳統產能過剩、產能效率不高、惡性競爭等突出問題,必須大力推進印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無論你是一家大型印刷廠還是一家小規模的印刷廠,面對新常態經濟形勢下的危與機,都是到了該變革自己的時候了。
供給側改革是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按需定制,柔性化大規模定制,改革自己適應未來,這正和印刷產業發展的方向不謀而合。那么企業該如何行動呢?
行動一:從內部做起(回歸本質)
精益生產是必由之路,企業內部實施標準化規范化管理,點點滴滴做起,最大化發揮產能效率;提升員工素質,提高單位員工的產出,減少員工人數,從而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產品質量,對產品質量的追求永無止境。
行動二:利用工具與手段(洞悉時代)
互聯網與It技術應該像空氣和水一樣融合在企業的管理和運營之中。現如今大家都在講互聯網+,但實踐起來卻總讓人迷茫。
行動指南:構架全局,細微著手。將全生產過程逐步實現網絡化、IT化,不斷迭代,完成企業內部從網絡接單(引導現有的商業客戶利用網絡來溝通交流)、在線報價、自動下單、自動生產、自動管理核算,一直到產品的物流配送以及在線跟蹤。
從前年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有專家提出“軟件定義一切”,到2015年再次提出 “軟件設計一切”,為我們指明了制造業與互聯網相結合,以及智能化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面對單一業務的印量越來越少,訂單數量越來越高,如果沒有自動化、智能化、標準化和規范化的管理,沒有精益生產的思想,是無法面對當下的挑戰的。然而僅有這些依然不夠,還需要布局未來。
行動三:摸索并嘗試新的模式和理念(布局未來)
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制造業轉型升級是供給側改革的核心理念。轉型升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抓住企業根本的前提下,長遠布局,轉型升級要有想象力和創造力。
小結:印刷業是傳統產業,但在新形勢下需融入時代精神與科技內涵。面對當下的經濟持續低迷,美國經歷過,日本經歷過,歷史上著名的公司哪家沒經歷過受傷?
忘掉讓我們如履薄冰的今年和明年
放眼未來 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