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木活字印刷從元代開始,已有700多年的歷史,2010年中國木活字印刷術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已發現的木活字印刷術僅存于兩地,其中一處就在寧化縣。族譜、經本、玉扣紙以及由山梨木等雕成的40萬個木活字……是數代寧化人的文化記憶、“美麗鄉愁”。鄒建寧是寧化木活字雕刻印刷技藝傳承人,1980年開始學習活字印刷,至今招收過16個徒弟,家里收藏的木活字有68000多個,其中部分是清朝末年留下來的。
此次到尼泊爾參展,鄒建寧和弟弟兩人一起前往,帶上了2000多個木活字。參展時間共6天,第一天是準備,第二天是按照組委會給出的命題現場表演雕刻,用兩天時間將“木材真好”“世界木材日”“2016年世界木材日”“尼泊爾加德滿都”“國際木文化學會”雕刻成英文、尼泊爾文、中文3種版本。“中英文有雕刻過,容易些,難的是尼泊爾文,之前沒有接觸過,而且它的字體結構復雜,雕刻非常考驗技術水平。”鄒建寧介紹,后3天就是將雕刻成品印刷成紀念品送給前來觀展的游客。
鋪紙、刷墨……鄒建寧有條不紊的木活字印刷表演吸引了大批游客駐足觀看,他們親眼目睹了整個木活字印刷過程后紛紛豎起大拇指贊嘆,不到一會兒整個展覽前就聚滿了游客。“咨詢的、拍照的、合影留念的,沒想到這么受歡迎,因為帶去的紙張有限,有好多游客只能空手而歸。”鄒建寧說。
近些年,寧化縣政府也有組織鄒建寧等木活字傳承人到深圳、廈門、北京等地參加展覽會,希望這個漸行漸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引起更多的關注。“每次出門參展都挺累人的,但寧化木活字只有走出去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鄒建寧介紹,木活字要有更遠的發展,還是需要新的出路,自己目前正將木活字與根雕、竹雕、刺繡等傳統技藝相結合制成工藝品。他希望將木活字做成老百姓喜聞樂見、生活中用得著的工藝品,借此打開木活字的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