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計劃提出,到2018年底,基本實現市屬國有關停企業市場出清、國有特困企業重組及退出;實現80%以上的國有資本集中在關鍵領域和優勢產業,優化國有經濟結構;非國有“僵尸企業”基本實現市場出清,經營性虧損企業虧損額顯著下降。
將開展數據庫籌建工作
“僵尸企業”通常指經營比較困難、沒有開展業務,靠貸款維持業務的企業。針對東莞的現狀,行動計劃提出2016-2018年,逐步建立和完善“僵尸企業”處置、退出機制,有序推進“僵尸企業”市場出清工作。
在具體舉措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建立經信、國資、統計、稅務、工商、人民銀行、供電等部門間協作機制,深入精準摸查企業情況,建立國有和非國有“僵尸企業”數據庫。建立單個“僵尸企業”檔案,列明企業的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拖欠稅費、產權瑕疵、需安置人數及費用等情況。
記者了解到,目前東莞市經信局和國資委正在積極推進“僵尸企業”數據庫的建立工作。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們如今對全市范圍內的‘僵尸企業’進行初步摸底工作,下一步將開展數據庫的籌建工作。”
東莞有多少家“僵尸企業”?據市發改局副局長吳楚煥介紹,經過摸底,目前全市特別困難的企業有139家,其中連續虧損3年以上的企業80家、靠政府補貼和銀行貸款維持的企業1家、連續三年欠費欠稅的企業33家、生產困難企業25家。
行動計劃對國有和非國有“僵尸企業”提出明確的要求,以重點推進國有“僵尸企業”處置為主,分類處置非國有“僵尸企業”。其中在處置非國有“僵尸企業”方面,按照“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依法處置”的原則,統籌運用經濟、行政、法律、金融等政策措施,采取市場化退出、兼并重組、扶持發展等方式,進行分類處置。
重點企業淘汰落后產能
除了清理“僵尸企業”外,行動計劃也明確指出了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行動計劃指出,制定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計劃,以節能、降耗、減排為重點,通過加強依法行政監督、創新監管手段,倒逼水鄉經濟區造紙、漂染、洗水、電鍍、制革、印花等行業高污染企業有序退出。對工藝裝備落后、能耗及排放不達標的項目,列入淘汰落后產能年度任務,加快淘汰。
行動計劃明確,東莞將在電解鋁、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積極探索開展產能置換指標交易,促進跨地區產能置換,引導有效產能向優勢企業和更具比較優勢的地區集中,推動形成分工合理、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格局。
此外,東莞將全面取締違法違規企業。尤其是取締無證無照污染企業和小作坊,建立無證無照污染企業和小作坊的長效監管機制;對超標用能、產品質量不合格、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設備或生產線),責令限期整改,經整改仍不達標的,依法關閉或取締;對超標排放的企業(設備或生產線),責令限期整改,經整改仍不達標的,依法責令停業關閉。
鼓勵東莞企業落戶韶關
行動計劃指出,按照“一園一城七組團”的總體要求,扎實推進各項幫扶任務,加快完善園區道路設施和環境建設,打造集研發、孵化、中試、培訓、綜合服務為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補齊和完善產業鏈條,推動莞韶園產業加快成長,推進產業園區擴能增效,將莞韶園打造成承接東莞產業轉移的首選地。
根據行動計劃,開展莞韶的聯合招商引資的工作,引導東莞優質的企業向韶關轉移。鼓勵、支持東莞具有意愿的相關行業企業抱團轉移入園。以加工貿易升級為契機,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支持產品創新、研發設計,品牌培育和標準制定,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梯度轉移。
另外,落實莞韶園區開發建設資金、科技創業基金等扶持政策,圍繞汽車配件、液壓油缸、智能機器人、生產性服務業等具有園區特色的產業,實現與珠三角的產業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