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高喊錢從哪里來,一邊又上報遠高于國家計劃的去產能指標,地方在去產能問題上,似乎又陷入增產能的怪圈之中。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財經評論人譚浩俊文章稱,據媒體報道,業內人士認為,1000億元獎補資金,如果平攤到180萬煤炭職工身上,每人也就5萬多元,顯然不夠,還必須從其他渠道開源。
與此同時,在國家下達了煤炭、鋼鐵行業未來3至5年內分別壓縮產能5億噸左右和1億~1.5億噸的目標以后,地方上報的壓縮產能目標,又遠高于國家確定目標。比如,河北一個省壓減的鋼鐵產能就達1億噸,而晉陜蒙三大煤炭主產區要化解的煤炭產能則已經接近4.8億噸。
文章表示,地方有去產能的決心,當然是好事,也值得肯定。但前提是,去產能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而不是搞“數據亢奮”。要知道,去產能不是上產能。上產能是增加投資、增加就業、增加地區經濟發展總量,快一點、多一點,短期內只會有好處,沒有壞處。特別對居民來說,可以增加就業和收入。而去產能涉及就業和經濟層面,不僅關系地方和企業利益,更關心職工利益。特別是職工安置問題,是去產能過程中的最大難點。
現在的問題是,面對中央下達的去產能目標,地方也像上產能一樣,層層加碼、級級加壓了。難道這些地區真的已經做好了壓減產能的充分準備了嗎?資金、人員安排等都全部到位了嗎?殊不知,國家制定的去產能指標,是經過充分調研與分析得出的,是在全面評估了中央與地方的經濟實力,以及下一步去產能的需要而提出的。地方這樣做,是否真的如相關媒體所分析的那樣,是為了1000億元的財政專項獎補資金呢?如果真是這樣,去產能的效率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事實也是如此,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并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長期以來,地方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只講局部利益、不講整體利益造成的。特別是前些年大量存在的先建后批、邊報邊批,甚至建成了還沒有得到批準等情況,都是造成產能嚴重過剩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正是因為這些因素,也導致供求關系不協調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現在,去產能的重任已經擺在眼前,如果仍然按之前上產能那一套,上報一套數據,實際一套數據,甚至還保留一套數據。那么,就會給中央在去產能問題上的決策帶來極大影響,使去產能無法做到科學決策,更會對經濟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文章指出,必須厘清,去產能的目的,不僅僅是把過多的產能壓下來,還必須通過先進技術和工藝的運用,產品質量和水平的提升,提高供給的質量和效率,激發需求端的能力和活力。如果僅僅滿足于壓減產能,而供給的質量和效率不提升,去產能的作用就會大大降低。
從地方上報的去產能指標來看,存在著玩假動作的現象。也就是說,地方去產能的決心是有的,但決沒有上報的數據那么大。一方面,是為了爭取更多的獎補資金;另一方面,則為以后的產能恢復打下伏筆。
令人擔心的是,一旦市場復蘇,那些在地方上報的指標中“去掉”的產能,很快就會復活。到時候,別說地方上報的壓減指標,就是中央下達的壓減任務,都可能成為虛晃一槍。如此,就會給未來經濟發展留下許多隱患。
正因如此,面對地方上報的去產能指標,有關方面必須認真核查,并與地方簽訂“軍令狀”,且“軍令狀”上必須明確寫清楚剛性要求。尤其是未來如果再有產能復活現象,將追究地方相關主要負責人的責任,且終身追責。因為,此次的去產能,還與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密切相關,與供需關系的持續協調密切相關。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不能真實反映去產能的實際成果,而是水分很多,就不可能使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到位。
文章最后說,對地方的去產能決心,不能打擊,但對于可能存在的以爭取獎補資金為目的的去產能現象,還是要嚴厲遏制,切莫因為這些地區的錯誤做法而影響去產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