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勢在必行
近年來承印教材的企業也是“壓力山大”。首先,必須通過綠色印刷認證,教材從發印到完成印裝的周期相對較短,加上與教輔書、練習本等的配套任務,在該段時間里,企業加班加點頻繁,開支增加。此外,外來民工子女在滬求學的人數難以確定,屢屢變化,以致缺數補印的情況大大增加,所有這些都加大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這幾年書刊印刷企業的日子難過,表現為業務量下降與生產成本持續上升。導致印制教科書成本上升的因素除了勞動力成本的逐年遞增外,還在于必須使用符合綠色印刷要求的原輔材料的成本。加之收取排污費、汽油單價不斷上漲、污染物集中處理得向指定機構支付費用……印制生產回避不了的成本都在“與時俱進”。即使處于同一產業鏈的紙價與PS版、CTP版的價格受累于印刷沒有太大變動,但也只是幫助印刷企業喘一口氣。而同時,全國各地陸續開始向包括書刊印刷在內的所有印刷企業征收VOCs排放費用,則進一步提升了教材印制的生產成本。
一方面是教材印制成本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卻是因為印刷企業的印制工價動彈不得。由于國有印刷企業有著確保教學用書的政治責任感,加之這幾年經濟不振導致印刷業務整體下滑,丟了這塊數量相對龐大的業務心有不甘,印刷企業不得不繼續這塊業務。為此,印刷企業不斷在提升勞動生產率上做文章,甚至出現大型印刷企業用商業輪轉機印刷教材,憑借設備的速度來壓縮生產周期與同步完成折頁,以求中間產生的差價來平衡生產成本。
破局依靠去產能
事實上,這幾年上海教材印制業務發往周邊兄弟省市加工的情況不在少數,其根源還是符合市場實際印制加工工價的缺失,當然還包括黑白印刷工價偏低,導致整個市場的產能不足;上海地區商業成本偏高,導致勞動力成本高企,大量用人工完成的配套任務在現行工價下難以完成;上海在印刷業務外發上相對開放等。上海向所有印刷企業征收VOCs排放費用而周邊地區尚未如此操作,在這種情況下,估計包括其他出版物在內的印刷業務外流情況將會愈演愈烈。
北京印刷協會專家早在數年前就大聲疾呼,步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后,北京地區的印刷工價反而跌至上世紀90年代的水平。究其原因,還是產能的過快增長,生產能力超過了市場實際需求。為了維持企業運營,或是通過提高生產效率來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或是祭出低價牌,幻想通過惡性競爭贏得存活機會,實際上,惡性競爭是害人又害己的毒藥。
就目前來說,去產能、補短板是解決印刷產能過剩、企業生產效率不高的有效措施。去產能是逼著那些缺乏生存能力的印刷企業或主動或被動地退出印刷市場,求得供求間的重新平衡,讓從事這一行業的企業能夠獲得市場平均利潤率。補短板則是從改革供給側出發,以滿足市場需求為方向,增強企業服務市場的能力。時至今日,印刷界的這場調整尚在進行中,問題還有待解決。
(作者系上海數字印刷行業協會秘書長潘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