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到底該怎么看待包裝除自身功能外對營銷的推動作用呢?到底產品需不需要過度的包裝呢?產品的包裝應不應該回歸到其在產品中的真正使命呢?
首先,產品包裝對商品在營銷環節所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大概可以從以下幾點來看:
產品包裝是企業、品牌、商品識別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使得商品在市場競爭中區別于其他同類競品,甚至在同類商品中脫穎而出,加速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提升品牌的價值。
產品包裝也是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營銷文化的一個載體
它會直接或間接的反映出企業的文化和營銷文化,起到很好的消費傳播作用。
反應商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增強消費者的記憶功能、好感度,間接推動銷售業績的增長
產品包裝是消費者對商品認識的第一個環節、給消費者留下第一印象,一個好的包裝會潛移默化的增強消費者的記憶功能。一個賞心悅目的包裝,無形當中也會增加消費者的好感,增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和購買頻次,勢必會對銷量的增加起到推動作用。
一定程度上提升商品的價格
“貨賣一張皮”,一個好的包裝也會無形提升產品的銷售價格,增加企業的獲利能力。
目前,市場商品過度包裝原因探究
在中國,商品的過渡包裝已是不爭的事實,至于形成的原因,我想大概可以從下面三點來解讀:
企業產品或營銷創新乏力,導致缺乏市場競爭力,找不到提升產品附加值的辦法,只能在產品包裝上力求突破。
現在困擾中國大部分企業的就是創新和核心競爭力,因為沒有創新,導致企業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缺乏競爭力,業績滯漲、產品毛利空間低,利潤下滑,在此背景下,企業就想尋求創新,尋求提升產品附加值的辦法,當然,創新可以是各個層面、各個環節的,包裝的創新肯定是各個企業創新的一部分,因為相對于其他創新來講、簡單易行、很容易實現,所以很多企業把更多的精力關注于產品包裝的改造、改良,提升產品包裝檔次層面的投入,這是導致過度包裝的一個誘因。
企業誤讀產品包裝創新導致了過度包裝。
一個好的包裝絕對不是來自于花了多少錢去制作這個包裝,而是通過創意來提升包裝的價值,而中國的很多企業恰恰誤讀了包裝創新的核心內容,認為奢華、包裝成本高就是創新,就可以提升產品的商業價值,正是這種方向性的錯誤,導致了過度包裝的層出不窮。
第三、中國的消費環境使然。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當下社會屬于一個關系型社會,在這張大網下,對于一些奢華包裝商品的真實消費者而言,是買的不吃(用),吃(用)的不買,其實很多過渡包裝的商品都是為禮品消費所打造。禮多人不怪!在物質商品極大豐富的當下,送出特色,送出檔次,是市場再正常不過的消費需求,正是有了這種需求,才給此類商品留下了很大的市場空間。幾個粽子賣幾百塊、一盒月餅賣上萬塊,自然不足為奇,過度包裝就順應了當下一定程度的消費需求。
如何理性看待包裝創新及包裝在產品中的真實使命
我在上面曾談過,通過過度包裝提升的是商品的價格,而不是價值,這種現象在一定的市場銷售階段還是靠點譜的,但最終企業是要使自己的商品在價值上得到提升,才能具有競爭力,如果僅僅靠過渡包裝提升商品價值還是很牽強的,因為:隨著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不斷前行,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也會日趨成熟,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會由感性消費向理性消費的轉變,消費者更多的將是關注商品的內在價值。我們看看歐美、日本,甚至是我國的港臺地區就不難發現,他們的商品包裝都是很理性的,商品的包裝都很簡潔,很少看到復雜不實用的包裝形式,在他們的消費認知里:我買的是商品、而不是包裝。
而任何一個產業都會有高低起伏,就像當年的保健品,風光了幾年最終由朝陽產業變為夕陽產業,而承載過度包裝市場需求的禮品市場,也會隨著人們消費心理和消費需求的變化而變化,當市場需求沒有了,相信過度包裝必會成為企業的一個負擔。
企業要理性看待產品的包裝和創新,一個好的包裝是來自于一個好的創意,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喧賓奪主,變成商品的一個負擔,因此,企業商品的包裝創意和使用應符合以下幾點特征:1、產品自身的特性。2、簡潔不增加產品的自身成本。3、體現品牌的內涵。4、符合時代消費的審美觀。5、包裝自身的安全性。6、利于商品的流通和儲存。
包裝的創新,不應作為企業商品成本的一個負擔,而應成為商品的一張新名片,成為營銷推廣的另一個動力源。我想這樣看待包裝的創新,才是一個企業理性創新的思維模式”